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丧斯文,痛木坏山颓,安仰尼父;
人怀懿德,愿弥天四海,都绣平原。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张百熙先生,其文辞深邃,寓意深远。上联“天丧斯文,痛木坏山颓”以“天丧斯文”开篇,暗喻张百熙先生之逝,如同天降大悲,使文化之光黯淡,木叶凋零,山河失色,形象地表达了对先生离世的深切哀痛与文化损失的惋惜。
下联“人怀懿德,愿弥天四海,都绣平原”则转而颂扬张百熙先生的高尚品德与伟大贡献。其中“人怀懿德”赞美了张百熙先生的美德深受众人敬仰,“愿弥天四海”表达了对其影响之广远,不仅限于一地一人,而是遍及天下四方,“都绣平原”则比喻其功绩如同锦绣般铺展在广阔的平原之上,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彰显出对张百熙先生卓越成就的高度评价与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对张百熙先生逝世的哀痛之情,也高度赞扬了他的道德品质与学术贡献,表达了后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怀念。
不详
勋名厕阿胡曾左,尤赖斡旋,遗嘱近九千言,无语非忧民忧国,自海疆筮仕,圣眷频邀,探源乘银汉槎,入穴返玉门辔,立功逾万里之外,艰哉声望重华夷,湘水余悲,吹箫会葬;
著述兼贾郑程朱,不分界划,亲承几二十载,每谈心教孝教忠,迨乡闾养疴,师恩愈渥,寄鱼作广济传,看鸟赋昌黎诗,延誉至百世而遥,幸矣栽培笃终始,泰山安仰,曳杖兴歌。
手奠东南几行省,百战功高,惟兹海国一隅,是萧相关中,寇恂河内;
身系安危数十年,千秋庙食,试写丰碑万遍,记裴公入蔡,元凯平吴。
谓君不遇,早羡金坡珥笔,玉尺持衡,十年来卧老沧江,若论冠盖京华,未免斯人独憔悴;
与世长辞,只余文苑数行,名山片席,千里外惊闻朝露,为念箕裘堂构,幸看后起已腾骧。
猛惊闻白玉楼成,长爪通眉,命薄遽随秋信老;
空望断泥金帖到,素车白马,魂归应激怒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