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雪岩小影图文公之后居南雄者

一鹤传书海上回,氅衣正对雪花开。

燕云赋罢空前席,粤水归吟但废台。

遗像有神看画史,诸孙传业待春魁。

考亭云谷高风在,长有书香付后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与文化交融的画面。首句“一鹤传书海上回”,以鹤传书的典故开篇,寓意深远,象征着知识的传递和文化的延续。鹤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智慧和高洁的象征意义,此处通过鹤的归来,暗示了知识与文化的回归与传承。

接着,“氅衣正对雪花开”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氅衣(古代的一种长袍)与雪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纯洁与高远境界的向往。

“燕云赋罢空前席”中的“燕云”指的是燕山和云州,这里泛指北方的辽阔之地。“赋罢”意味着完成了一篇关于北方壮丽景色或历史故事的文学作品,而“空前席”则强调了此作品的卓越与独特,它超越了前人的成就,独树一帜。

“粤水归吟但废台”则转向南方,通过“粤水”(泛指广东一带的河流)和“废台”(废弃的台阁),表达了诗人对南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历史的追忆。

“遗像有神看画史”一句,通过“遗像”和“画史”两个意象,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艺术创作的重视,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诸孙传业待春魁”则聚焦于家族传承,表达了对后辈学习与成长的期待,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最后,“考亭云谷高风在,长有书香付后来”两句,以“考亭”(即朱熹讲学的地方)和“云谷”(可能是指朱熹的隐居地)为背景,强调了朱熹及其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后世学者的启迪。同时,通过“书香”这一象征,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对未来一代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自然和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知识、艺术和教育的尊重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和文化底蕴的作品。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江阻风访刘起东茅庐中

十年再见东海公,夫妻宾敬茅庐中。

不计有无心淡泊,难忘故旧日从容。

阳春白雪何求和,漆发红颜似返童。

鼎煮蒙山云细细,杯倾桑落绿溶溶。

市朝虽近尘还远,弦诵常闻道罕同。

重话桃源真隔世,独行客路况严冬。

一川雪景惟飞雨,三日江船尚阻风。

第觉久淹成愧负,宁知相厚转情浓。

故人谷口归耕处,安得扶藜访有熊。

烦君问讯须珍重,早晚徵车起卧龙。

形式: 排律

元日观灯复陪指挥巡城东同行诸公

遥闻太乙下清都,五夜香风溢四衢。

杨柳连营垂虎帐,芙蓉压水引金吾。

蟾宫送月云头净,相府延春夜禁无。

粉扇榴裙歌下里,鸡皮鹤发舞寒胡。

花枝插烛频频换,泉乳浇茶细细娱。

假面拳毛狮子啸,散花烟火寿星扶。

兴阑更自巡城钥,时泰还欣绝警枹。

游骑追随杂耆老,吹笳激烈混笙竽。

飘飘吟句参军送,落落神情长史趍。

自叹衰迟多白发,苦无锦句付奚奴。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次侄孙士瞻韵

我家都干旧徵君,五百年中远有芬。

宗谱太丘前史美,科名南渡近时闻。

人言阀阅星之斗,代有云礽鼎出汾。

吾子翘翘雄作士,英姿了了幼能文。

他山有石能攻玉,恶草虽莸不乱薰。

十年参晤穷经苦,一日枭鸾战艺分。

鹗荐已追云表鹄,锦还仍采泮池芹。

波光皛皛鸥同社,松顶昂昂鹤不群。

珠浦别来秋洒洒,潋江吟断叶纷纷。

投桃多辱诸贤句,报玖空惭五色云。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秦淮咏古

不晓秦淮水,秦人苦浚之。

乱来波浪作,犹似祖龙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