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迢递青村外,崎岖紫逻间。
过林才见日,到渡不逢山。
一室依岩险,双扉傍竹閒。
曾看云际鹤,向暮独飞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季再次游览穹窿山海云精舍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首句“迢递青村外,崎岖紫逻间”以“迢递”和“崎岖”描绘出山路的蜿蜒曲折,青翠的村庄与紫色的小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接着,“过林才见日,到渡不逢山”进一步展现了行进中的景色变化,穿过树林后阳光乍现,渡过溪流却不见高山,暗示了路径的变换与自然景观的丰富。
“一室依岩险,双扉傍竹閒”则转向对海云精舍的描述,强调其位置险峻,但内部环境却宁静闲适,竹林环绕,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心旷神怡的感觉。最后,“曾看云际鹤,向暮独飞还”以鹤的形象收尾,鹤在云际飞翔,傍晚时分独自归来,象征着自由与超脱,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然,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
不详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香刹住中流,初疑地若浮。
路从沙际入,帆到树边收。
清磬敲渔夜,新书报橘秋。
洞庭西在望,欲去更迟留。
新居劳种植,隙地不教閒。
作圃先通水,栽松欲借山。
鸟逢春尽到,云向晚都还。
独许王摩诘,题诗在壁间。
舟出太湖险,语溪投暮钟。
听风多在竹,看月不离松。
柝护城三里,鸡鸣村一重。
长安明日路,宿草滑归筇。
短扉将绿掩,小径倚村斜。
老树借菭叶,新桐布屋花。
渔歌传外港,鸥梦立前沙。
静者离言象,门题指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