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铙歌鼓吹曲(其四)

上临墉,戈耀日。韎韦指顾,流电疾。

罪止其魁,不及卒。其魁则顽,曰予虢自出。

坐于辕门,斧以率归。子往谕,泣股栗。

语中其肝,至毕述。侍不及屏,沮回遹鞠。

投于燎,甘所即。皇仁闵下,焉止跸。

貔貅彻灶,归数实。获其棘矢,纳世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场景,充满了紧张与决绝的气息。开篇“上临墉,戈耀日”描绘了战场的壮阔景象,战戈在阳光下闪耀,预示着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接着“韎韦指顾,流电疾”进一步渲染了战场上的速度与紧张氛围,仿佛时间都变得飞快。

“罪止其魁,不及卒”表明了对主要敌人的针对性打击策略,避免误伤无辜。然而,“其魁则顽,曰予虢自出”揭示了敌人首领的顽固不化,甚至宣称自己是虢国的后裔,显示出强烈的抵抗意志。

“坐于辕门,斧以率归”描述了指挥官坐在辕门指挥,用斧头引导士兵归顺或战斗的情景,体现了军事领导者的权威和决断力。面对劝降,士兵们“泣股栗”,内心充满恐惧与犹豫,但最终在“语中其肝,至毕述”的坚定话语中被说服,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侍不及屏,沮回遹鞠”可能暗示了劝降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激烈性,以及最终的决断。将叛乱者“投于燎,甘所即”表现了对叛乱者的严厉处置,同时也展现了执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接受。

“皇仁闵下,焉止跸”表达了对普通士兵和百姓的关怀,以及对战争的限制和控制。最后,“貔貅彻灶,归数实”可能意味着军队纪律严明,物资分配公正,体现了军队的组织能力和道德标准。

“获其棘矢,纳世室”可能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叛乱者被俘,棘矢代表了叛乱的象征物被收缴,而“纳世室”可能指的是将其纳入正统的统治之下,结束了纷争,恢复了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残酷与智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宋铙歌鼓吹曲(其五)

军澧南,溃飞鸟。鹰隼北来,龙蛇夭矫。

帝有初命,奉致讨。临于荆,妖孽既扫。

胡驱而孕雉,入苍莽以保。王旅长驱,飒振槁。

以仁易暴,戒击剽。惟荆衡及郴,士如林,磔其节蟊。

春葩秋阴,我有造于南。式敷德音。

形式: 古风

宋铙歌鼓吹曲(其六)

邻之震,震于户。戒登陴,彻守御。神威掩至,不及拒。

沿楚以南,菁茅宿莽。献于王吏,奉厥土。

天子有诏,侯西楚。自南北东,皆我疆。

龙旗虎节,拜降王。秦戈巩甲,期韬藏。

冕旒当中,垂衣裳。

形式: 古风

宋铙歌鼓吹曲(其七)

母思悲,母于归。母闻帝语,妾归无所。

妾生并土,蜀野芒芒,奄失其疆。

初帝谓母,子昶来,小者侯,大者王。

有痍其肌,载粟于创。毕有下土,方归母于乡。

天不女夺,朕言不忘。

形式: 古风

宋铙歌鼓吹曲(其八)

象之奔斯,惟迹蹶蹶。鱼丽驾空,云鸟溃。

南草浮浮,顺于貔貅。焚其帑,实弃厥陬。

皇风播,平?瞀。星辰起,皆北走。唐季以来,逆雏来咮。

岭海肃清,无留后。于汴献囚,凯歌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