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铙歌鼓吹曲(其七)

母思悲,母于归。母闻帝语,妾归无所。

妾生并土,蜀野芒芒,奄失其疆。

初帝谓母,子昶来,小者侯,大者王。

有痍其肌,载粟于创。毕有下土,方归母于乡。

天不女夺,朕言不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宋铙歌鼓吹曲(其七)》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深切思念与关怀。诗中通过“母思悲”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母爱的悲凉与深情。接着,“母于归”一句,暗示了母亲的归来,但紧接着的“母闻帝语,妾归无所”,则揭示了母亲在得知子女命运后的无奈与失落。

“妾生并土,蜀野芒芒,奄失其疆”四句,以广阔的蜀地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母亲对子女所在之地的广阔与未知,以及失去子女后的茫然与无助。接下来,“初帝谓母,子昶来,小者侯,大者王”几句,似乎是在讲述帝王对母亲的承诺与希望,子女将会有不同的命运与地位,但随后的“有痍其肌,载粟于创”则揭示了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与牺牲。

“毕有下土,方归母于乡”两句,表达了尽管子女最终会回到母亲身边,但那是一片充满伤痕的土地,充满了辛酸与苦楚。最后,“天不女夺,朕言不忘”则是对命运与承诺的感慨,即使天意难违,但母亲对子女的爱与期望永远不会忘记。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母亲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面对命运无常时的无奈与坚韧。谢翱以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深刻地传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使得这首诗成为了表达母爱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宋铙歌鼓吹曲(其八)

象之奔斯,惟迹蹶蹶。鱼丽驾空,云鸟溃。

南草浮浮,顺于貔貅。焚其帑,实弃厥陬。

皇风播,平?瞀。星辰起,皆北走。唐季以来,逆雏来咮。

岭海肃清,无留后。于汴献囚,凯歌奏。

形式: 古风

宋铙歌鼓吹曲(其九)

帝命将臣,誓师于征。伯牙于庭,曰无刘我人。

曲阿惟唐,以及豫章。孽于南国,楚粤是疆。

我师孔武,聿禽其王。始怒皋皋,将臣不怿。

曰如上命,即起予疾。弓韬于衣,刃以不血。

收其石程,焚其侈淫。视于丁宁,筈羽不饮。

取其镈磬,以献于京。于庙告成,垓埏既平。

形式: 古风

宋铙歌鼓吹曲(其十)

版图归,归职方。昔服跗注,备戎行。

帝锡之旆,龙鸟章。酬献命与胥,今上及秦王。

外臣拜稽首,笑颔帝色康。毕同轨,来于梁。

晔灵奕奕,敷重光。愿止剑履,觐带裳。

四海臣妾,配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宋铙歌鼓吹曲(其十一)

清源无诸邦,力弱臣秣陵。

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

愿齿邹与郳,自达天子庭。

四邻彫霸业,国除洗天兵。

皇灵畅遐外,蜑俗迩声明。

归其所隶州,乞身奉朝请。

帝命得陪祀,汤沐在王城。

从兹附庸毕,歌以颂河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