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者长江险,能生白发哀。
百年经济尽,一日画图开。
僧寺依稀在,渔舟浩荡回。
萧条数根树,时有海潮来。
此诗《题子昂长江叠嶂图》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一幅长江沿岸景象的壮丽画卷。首句“昔者长江险,能生白发哀”以“白发”二字形象地表达了对长江险峻之美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接下来的“百年经济尽,一日画图开”则将时间的跨度与空间的广阔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历史的悠久,又描绘了艺术作品的瞬间呈现。
“僧寺依稀在,渔舟浩荡回”两句,通过“僧寺”与“渔舟”的对比,展现了长江沿岸的宁静与繁忙,既有宗教的沉静,也有生活的喧嚣。最后,“萧条数根树,时有海潮来”则以“萧条”与“海潮”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营造出一种荒凉感,后者则带来一股生机与动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整首诗通过对长江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
不详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兰若背山阴,松筠夹径深。
门闲容虎卧,湖近听龙吟。
雨过泉添涧,风飘磬出林。
衲衣皆旧识,一一谢幽岑。
寓馆城门夕,高秋雨露开。
天垂华盖近,月转紫垣来。
疏阔思良会,淹留到不才。
深期谢安石,挥麈散风埃。
积雪拥柴门,行人稍出村。
溪头或遇虎,木末不闻猿。
接栈回山阁,支桥就树根。
驱车上重坂,回首见朝暾。
高阁丹青起,中天紫翠分。
窗当太白雪,门俯九疑云。
伐木山人去,吹箫帝子闻。
尘中归未得,春思转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