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仓使吴荆溪先生寿

人祝先生寿,勋名而福禄。

伊惟小门生,而乃异斯祝。

所祝在斯文,其寿非已独。

尝闻侍席言,檃括因以复。

孔孟至皇朝,文与道相属。

溯自熙丰后,专门始分目。

欧苏以文雄,周程理义熟。

从此判而二,流派各异躅。

伟哉水心叶,同轨混列辐。

粲粲云锦章,理义仍炳烛。

筠窗一传后,人已沾膏馥。

正统的属任,非公绍者孰。

鲰生耳闻此,惊诧叹不足。

因捧介寿卮,谱在歌诗轴。

愿言清节高,岁寒等修竹。

长以文鸣道,声金而振玉。

上而轧汉周,俯命骚以仆。

门生严楷法,剩将从纪录。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们为先生祝寿,赞美他的功绩和福禄。
他是我的小弟子,却有这般独特的祝愿。
他祝的不只是长寿,更是文化的延续。
曾听他席间谈论,精炼的话语再次回响。
孔孟之道直至皇朝,文与道紧密相连。
自熙宁、元丰之后,学术开始细分领域。
欧苏以文才出众,周程的理学深入人心。
自此,文风和理学分化,各派别独立发展。
伟大的叶水心,如同车轮中的辐条,共同推动着文化前进。
他的文章如云锦般灿烂,理义如明灯照亮前行。
他的学问影响深远,后人受益匪浅。
正统的传承,非他莫属。
我这个学生听到这些,惊叹不已。
因此,我举杯祝寿,将这诗篇记录在歌诗轴上。
愿他的清廉节操如寒冬中的竹子,坚韧不拔。
他以文传道,声音如金玉相击,响彻天地。
他的影响力超越汉周,俯视屈原,引导后世。
弟子谨守他的典范,一切言行都值得记录和学习。

注释

勋名:功绩和名声。
小门生:弟子。
斯文:文化和学术。
檃括:精炼概括。
孔孟:孔子和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熙丰: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
欧苏:欧阳修和苏轼。
周程:周敦颐和程颐,理学家。
水心叶:叶适,南宋学者。
云锦章:华美的文章。
正统:学术或权力的正宗传承。
鲰生:谦称自己为无知之辈。
介寿:敬酒祝寿。
修竹:比喻人的高尚品格。
汉周:汉代和周代,古代两个重要朝代。
骚:屈原的《离骚》。
楷法:书法规范。
纪录:记录和学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坚为吴荆溪先生祝寿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吴先生的敬仰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赞美。诗人首先称赞吴先生的勋名与福禄,然后指出他是自己的学生,不同于一般的祝寿语。接着,诗人追溯了自孔孟以来儒家文道并重的传统,特别提及了熙丰以后文理学说的分化,赞扬了欧苏的文才和周程的理学。诗人认为吴先生如水心叶,承继并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其文章如云锦般灿烂,理义深刻。

吴荆溪先生的学问影响深远,他的弟子们深受其益。诗人祝愿吴先生品行高洁,如同寒冬中的修竹,以文载道,声名显赫。他期望吴先生的影响力能超越汉周,甚至影响到屈原的诗歌。最后,诗人强调自己谨守师法,记录下这份敬意,作为献给吴先生的寿词。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是对尊师重道精神的生动体现。

收录诗词(115)

赵孟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尤美亭

虽未及琅琊,看来亦自佳。

微坳著新月,耸翠带馀霞。

巨凿应灵禹,斜抛或女娲。

小亭相对好,莫放竹丛遮。

形式: 五言律诗

王翠岩写竹求诗

古画画物无定形,随物赋形皆逼真。

其次祖述有师绳,如印印泥随前人。

尚疑屋下重作屋,参以新意意乃足。

晋魏而来几百年,羲献断弦谁解续。

何况高束李杜编,江湖竞卖新诗读。

愿君种取渭川一千亩,饱饭逍遥步扪腹。

风晴烟雨尽入君心胸,吐出毫端自森肃。

形式: 古风

古剑词

古剑三尺长,土花上鳞甲。

几年闭蛰藏,射斗光夜发。

提携绕区市,鲜复事磨刮。

嫖姚一拂拭,蛟断犀可截。

志士宁终穷,行逢达观达。

形式: 古风

必大弟赴新城簿

乃翁换官班,几郁青云志。

晚以身徇国,而得禄及嗣。

妙年当膴仕,应识珍重此。

簿领职任轻,正合亲文史。

东安吾旧游,山水清且美。

编户虽不稠,而亦有文士。

择友如择木,所贵高于己。

游观固有时,要在不踰礼。

饮爵不过三,马向坦涂履。

幕府傥留连,谨抑如处子。

切勿事轩昂,攻者蜂猬起。

我已惯尝此,说病乃真意。

第守谦谦心,由天工处置。

命透如春回,不压重石底。

尔祖积善在,造物报必侈。

以我苦涩词,普告兄与弟。

莫怪欠誇谀,食橄有回味。

谓余言不信,识者试质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