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谢公曾步处,石鼓尚依然。
地狭川多涨,山高浦欲旋。
不因诗句说,更复有谁传。
怀望徘徊久,寒郊起暮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的《谢步石鼓山》,通过对谢公曾经行走的地方——石鼓山的描绘,展现了山川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感。首句“谢公曾步处”点出石鼓山与名人的历史联系,暗示其历史悠久。接下来的“石鼓尚依然”强调了石鼓山的古老与稳固。
诗中“地狭川多涨,山高浦欲旋”两句,通过描绘地形特点,如狭窄的土地、频繁的河流涨落以及山势险峻、水湾曲折,展现了山水的生动画面。诗人运用“涨”、“旋”等动态词汇,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
“不因诗句说,更复有谁传”表达了诗人对石鼓山历史价值的珍视,认为如果没有诗歌的记载,这些美景和故事可能会被遗忘。最后,“怀望徘徊久,寒郊起暮烟”以诗人长久的凝望和寒郊傍晚的景象收尾,寓含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鼓山的景致,同时融入了历史人文的韵味,体现了宋诗崇尚自然、寓情于景的特点。
不详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雁山深又僻,无数石岩奇。
皆是僧分住,最先谁得知。
逐时多异景,前辈少题诗。
南渡名方著,唐人不到兹。
出门閒步草萋萋,桑柘阴中亦有蹊。
几树晴烟莺啭早,一塘春水燕飞低。
空如陶亮官为令,难学严陵住近溪。
圣世幸时沾薄禄,不能辛苦又攀跻。
祇为吟成癖,官闲乐有馀。
病惟亲笔墨,贫亦买琴书。
别奠临西野,春风入故庐。
悠悠想精魄,如赋钓台初。
曾听道公语,先师爱此梅。
但知传说老,不记若年栽。
半树枯仍发,疏花晚自开。
方兄头又白,常喜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