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洲曲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

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形式: 古风

注释

蛾翠:这里反用此意,把山色比作眉色。
绿湿:指绿色植物被水气浸润后鲜嫩的样子。
红鲜:泛指鲜艳的花朵,未必专指红色之花。
苏小:即苏小小,南北朝时人,钱塘名妓,今杭州市西湖边有苏小小墓。
慵多:即慵懒,“多”表示程度,似“很”、“非常”之意。
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
融融:即暖融融。
浦日:照在洲浦上的日光。
鵁鶄:池鹭。
紫骝:骝本为黑鬃黑尾的红色马,此处用紫骝泛指骏马。
蹀躞:马缓行貌。
金衔:泛指金、铜制的华美的马嚼子。
烟草迷:茫茫如烟的碧草使人迷。
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南水乡图景,通过对色彩和光线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勃发与生机。

"韶光染色如蛾翐"一句,以“韶光”指代春日暖阳,用“如蛾翩”形容阳光透过叶间的柔和,这种比喻既传达了春光的温婉,又暗示了一种细腻和柔美。

接下来的"绿湿红鲜水容媚",则是对自然界中色彩变化的描绘。"绿湿"指的是树木在春雨滋润后的鲜嫩;"红鲜"则可能是指花开或果实初熟的景象;而"水容媚"则概括了整个自然景观在春季的和谐与美丽。

第三句"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中,通过对静谧水乡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苏小慵"可能指的是苏州一带的水乡风光,而"多兰渚闲"则是说这些地方充满了莲花与闲适之感;"融融浦日鵁鶄寐"则描绘了一种在柔和的春日里,人们在湖畔享受悠闲时光的情景。

接着的"紫骝蹀躞金衔嘶,岸上扬鞭烟草迷"一句,则通过对马匹行走声响的描写,以及骑手挥鞭的情形,再现了一个动态的画面。这里的"紫骝"应是一种高贵的马匹,而"金衔"则指的是马口中的金属饰件,"嘶"则是马叫的声音;而"岸上扬鞭烟草迷"则表达了一种在春日里骑行于绿意盎然的草地上的氛围。

最后两句"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则描绘了诗人回家的景象。"门外平桥连柳堤"展现了一种平和的自然风光,而"归来晚树黄莺啼"则通过对鸟鸣声响的描写,传递了一天落幕时分的宁静与温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好的春日水乡生活图景。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春野行

草浅浅,春如剪。花压李娘愁,饥蚕欲成茧。

东城年少气堂堂,金丸惊起双鸳鸯。

含羞更问卫公子,月到枕前春梦长。

形式: 古风

春愁曲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

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

锦叠空床委堕红,飔飔扫尾双金凤。

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阑纤草长。

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

形式: 古风

秋日

爽气变昏旦,神皋遍原隰。

烟华久荡摇,石涧仍清急。

柳闇山犬吠,蒲荒水禽立。

菊花明欲迷,枣叶光如湿。

天籁思林岭,车尘倦都邑。

诪张夙所违,悔吝何由入。

芳草秋可藉,幽泉晓堪汲。

牧羊烧外鸣,林果雨中拾。

复此遂闲旷,翛然脱羁絷。

田收鸟雀喧,气肃龙蛇蛰。

佳节足丰穰,良朋阻游集。

沈机日寂寥,葆素常呼吸。

投迹倦攸往,放怀志所执。

良时有东菑,吾将事蓑笠。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晓仙谣

玉妃唤月归海宫,月色澹白涵春空。

银河欲转星靥靥,碧浪叠山埋早红。

宫花有露如新泪,小苑丛丛入寒翠。

绮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

遥遥珠帐连湘烟,鹤扇如霜金骨仙。

碧箫曲尽彩霞动,下视九州皆悄然。

秦王女骑红尾凤,半空回首晨鸡弄。

雾盖狂尘亿兆家,世人犹作牵情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