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小林泉傍隐庐,无閒宾客访村居。
辛勤辟地添支径,曲折通溪入浅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小林泉旁边建造了一个隐庐,生活平静而不为世人所扰。通过“无閒宾客访村居”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的“辛勤辟地添支径,曲折通溪入浅渠”则展示了隐士在自然环境中精心布置的小径,这些小径不仅实用,还美化了周围的景观,使得溪水顺着这些曲折的小路流入浅渠,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也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同时,这种细腻的自然描写也体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能够将平凡的乡村景象塑造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苔径荒芜薇架斜,树头吹尽不留些。
奴欺主病慵锄草,魔笑翁衰免散花。
甫里薄田汾曲庐,儿曹堪垦亦堪居。
惟应水竹并风月,尚属先生未属渠。
古来一鬨立之平,朱魏当年互讲明。
遗□□□□□约,面含菜色腹雷声。
向来储粟辅常平,招鹤翁曾为證明。
可是□□□□者,邑人久不识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