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工山

生与工山俱,不识山何似。

秋日望山色,朝青暮能紫。

策骑出西郊,度林山如咫。

夕霭收天地,浩然化为水。

霜风吹客梦,惊听涛声起。

晓暾推宿晕,澄霁方徙倚。

怪石蹲上头,陡拔不可迩。

奋足越嶙峋,却顾肯自止。

攀萝上际天,此际堪千里。

笑指壁立山,俯伏渺数蚁。

曩时极目处,令反在其底。

遥揖芙蓉峰,逡巡不敢齿。

江水衣带间,盈掬顾可酾。

眷兹东南亩,千塍错绣绮。

披襟清冷风,天籁足宫徵。

孰与吊古烈,忠孝立人纪。

愿言访遗丹,修真跨赤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工山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色的多变和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诗中通过“秋日望山色,朝青暮能紫”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色随时间变化的美,从清晨的青翠到傍晚的紫色,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幻。

接着,“策骑出西郊,度林山如咫”,描述了作者骑马穿越树林,远眺群山的情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霜风吹客梦,惊听涛声起”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和海浪的声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的呼吸。

“晓暾推宿晕,澄霁方徙倚”描绘了晨光初照,云雾散去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欣赏着山川的壮丽景色,心境开阔,悠然自得。接下来的几句“怪石蹲上头,陡拔不可迩。奋足越嶙峋,却顾肯自止”则通过描绘怪石的险峻,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勇往直前的精神。

“攀萝上际天,此际堪千里。笑指壁立山,俯伏渺数蚁”则是对登高远望的描写,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山下,将自己与山下的小蚂蚁相比,突出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最后,“遥揖芙蓉峰,逡巡不敢齿。江水衣带间,盈掬顾可酾。眷兹东南亩,千塍错绣绮。披襟清冷风,天籁足宫徵。孰与吊古烈,忠孝立人纪。愿言访遗丹,修真跨赤鲤”这一段,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体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高尚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

秦才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霁早发梅树园

空翠透衣襟,陂塘作业雨。

山山白云凝,如雪三尺许。

日色泛遥光,明丽媚村墅。

境清神亦寒,七月气不暑。

润禾农夫闲,驱牛出前浦。

病身就征途,萧洒忘所苦。

形式: 古风

鹊江怀古

江头草树绿参差,鹊岸曾经百万师。

击柝赭圻完内缮,飞艟贵口策前麾。

矶巉乍讶霜戈列,浪激犹疑画角吹。

四海于今烽焰静,瑞云千里望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琴溪晓泛

千山翠微湿,旭景摇空林。

此中有高士,结庐烟水深。

仙云隔情素,移棹琴溪阴。

奇峰矗苍玉,丛竹鸣幽禽。

琴高去已久,溪水余清音。

春影荡寒碧,逸韵空沾襟。

古人倘可作,结念宁至今。

回流转幽邃,奚以慰余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掬水园杂吟

高阁临风暮色寒,芭蕉长过石栏杆。

绿天深处疑闻雨,墙角吹来月一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