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人惊起,飞来过草堂。
丹心劳避弋,万里念随阳。
影断风天月,声孤荻岸霜。
明年趁春去,江上别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心中的孤独与哀愁。
"何处人惊起,飞来过草堂" 二句,设定了一个意境,似乎有一种信息或消息突然传来,让诗人感到震惊,而这种震惊又如同鸟儿一般,从远方飞来,穿越过诗人的草堂。这里的“惊起”和“飞来”,不仅是动作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外化。
"丹心劳避弋,万里念随阳" 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用“丹心”比喻自己的忠诚与赤诚,这份感情之所以“劳避弋”,是因为要躲避生活中的困扰和打击。而“万里念随阳”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尽管相隔遥远,但心中始终牵挂着他们。
"影断风天月,声孤荻岸霜" 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凄凉。夜晚时分,月亮被山峦切断,只剩下风吹过大地与天际的回响,而诗人的声音,在空旷的荻岸边显得尤为孤单,此情此景,都让人感到一种秋夜的悲凉。
"明年趁春去,江上别鸳鸯"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安排。诗人希望在来年的春天,能够乘机离开这个让他感到孤独的地方,而“江上别鸳鸯”,则是在水边与亲人告别的场景,这里的“鸳鸯”通常指的是夫妇或情侣,在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昵称,或者是一种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种深沉的离愁与思念之情。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夜久谁同坐,炉寒鼎亦澄。
乱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
明朝待晴旭,池上看春冰。
闭眼即开门,人间事倦闻。
如何迎好客,不似看闲云。
少欲资三要,多言让十分。
疏慵本吾性,任笑早离群。
倚杖聊摅望,寒原远近分。
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
野势盘空泽,江流合暮云。
残阳催百鸟,各自著栖群。
朝衣闲典尽,酒病觉难医。
下世无遗恨,传家有大诗。
新坟青嶂叠,寒食白云垂。
长忆招吟夜,前年风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