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山房十首(其二)

斋罢鸡声转午天,地虚人寂境萧然。

两三衲子自来去,时取茶芽煮涧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斋饭过后,鸡鸣声渐渐响起,已是正午时分
大地空旷,人声寂静,环境显得清冷而宁静

注释

斋罢:斋戒完毕后。
鸡声:清晨或中午的鸡啼声。
转午天:转换为白天。
地虚:大地空旷。
人寂:人声寂静。
境萧然:环境清冷寂静。
两三衲子:两三个僧人。
自来去:自由来去。
时取:时常采摘。
茶芽:嫩茶叶。
煮涧泉:在山涧泉水中煮水泡茶。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宁静、自在的心境。诗中“斋罢鸡声转午天”表明时间已经过午,鸡叫声此起彼伏,而“地虚人寂境萧然”则描绘出一片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田园景象,这里的“地虚”可能指的是地势开阔或者是山谷之中。

接下来的“两三衲子自来去”中的“衲子”通常指的是和尚或道士,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形象地称为“衲子”。这里则表明几位僧人在自然中自由行走,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随意游荡。最后一句“时取茶芽煮涧泉”则是说诗人偶尔会采摘新鲜的茶叶,用山涧中的清泉煮沸,享受这份简单而纯净的生活乐趣。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于自然的心境。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宜兴山房十首(其一)

晓起炉烟一缕清,梵音缭绕槛轩行。

须臾日上松梢了,又听斋钟相应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茅山玉晨观和壁间韵

天风吹我上高峰,上到山头日未中。

便可高眠莫归去,人间易得鬓成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宣公祠(其一)

相唐德丛复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

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宣公祠(其二)

双湖真泽国,千载相公祠。

中有钓鱼者,问之俱不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