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三首(其二)

人谁怜老子,我自类痴儿。

爱草留荒径,疏泉入小池。

春风随处是,晴日与花宜。

好客能相贷,携锄出短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居住的宁静生活图景。开篇“人谁怜老子,我自类痴儿”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和对自己清贫生活的满足,自比为不谙世事的孩子。

接下来的“爱草留荒径,疏泉入小池”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他们珍惜野草,不忍心将其除去,使之成为荒废的小路的一部分;同时,他们也没有改变自然的本来面貌,只是让清澈的泉水缓缓流入小池,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尊重和顺应。

“春风随处是,晴日与花宜”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春风无处不在,它轻柔地拂过每一寸土地;而晴朗的天气,更衬托出花儿的美丽,这些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最后,“好客能相贷,携锄出短篱”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们希望遇到知音,那些能够理解自己灵魂的人;同时,他们也渴望能够携带农具,走出那既不宽广又不坚固的小围栏,去实现自己的田园理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山亭三首(其一)

春日山亭饭,青枝古树阴。

亲朋知老病,田舍岂初心。

月白水泉莹,花多烟雾深。

酒边防恶俗,醉语费披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五更一点月照窗几以为晓也披衣视之雪厚至尺许喜甚赋诗

雪片成孤立,蟾华与共游。

从教惊蜀犬,曾是喘吴牛。

蹲石依松瘦,寒溪映竹流。

遥知明岁稔,携酒上南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公实公衍伯仲相访云木犀再花香橘新摘也并以为惠且将以佳篇因次韵

桂屏立壁杳难攀,画舫层层碧玉栏。

未觉香风披蕊晚,向来白雪避花繁。

秋深犀子仍奔殿,夜迥珠星得走盘。

二妙沓来成伯仲,恨无琼玖出毫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双鹤

积雨催寒早,江湖渺障川。

黄花到十月,白发已三年。

酒尽迟村饷,诗成得昼眠。

低回看双鹤,铩翮欲摩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