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州官妓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五年,为何从未提及李太白呢?
就像杜甫在西川,尽管海棠花美,他却不曾吟咏诗篇。

注释

东坡:苏轼的别号,这里指苏轼本人。
五载:五年。
黄州:地名,今湖北黄冈。
何事:为什么,什么事。
无言:没有提及,未说。
李宜:李白,唐朝著名诗人。
却似:犹如,好似。
西川:古代地区名,今四川西部。
杜工部:杜甫,唐朝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
海棠:一种花卉,花朵美丽。
虽好:虽然美好。
不吟诗:未曾写诗赞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黄州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开篇“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两句,诗人以自谑的口吻提到自己在黄州居住了多年,却鲜少提及当地的名妓李宜,显示出一种生活中的淡然与超脱。这里的“东坡”是苏轼的别号,而“五载”则指他被贬官后在黄州的五年时光。

接着,“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两句,则以比喻的手法,将自己与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相比较。杜甫曾居住于四川(古称“西川”),而他即使面对美丽的海棠花,也没有被诱发而吟咏诗句。这两句表明,苏轼虽然身处风景如画之地,但内心的沉郁与思考使得他无法轻松地写下诗篇。这里,“不吟诗”既可解为对美景的冷漠,也可理解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压抑。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自比,展现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境:淡然面对生活,同时又有着深沉的情感与思考。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也反映出苏轼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六言乐语

桃园未必无杏,银矿终须有铅。

荇带岂能拦浪,藕花却解留莲。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题领巾绝句

临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娇姿笑柳娘。

吟看屡曾惊太傅,断弦何必试中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书裙带绝句

任从酒满翻香缕,不愿书来系綵笺。

半接西湖横绿草,双垂南浦拂红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虎跑泉

金沙泉涌雪涛香,洒作醍醐大地凉。

倒浸九天河影白,遥通百谷海声长。

僧来汲月归灵石,人到寻源宿上方。

更续《茶经》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