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人学解嘲人语

绵绢,割两耳,只有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丝绸绵延,假设割下双耳,也只剩面部。

注释

绵绢:指丝绸,这里比喻延续不断的织物,象征某种连续或广阔的事物。
割两耳:比喻做出极端牺牲或放弃重要的部分。
只有面:只剩下表面或最外在的部分,暗示失去了实质或深层的内容。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农民在劳作中被嘲笑的情景。"绵绢,割两耳,只有面"一句,通过对农事的描述,展示了农人辛勤劳作的现实,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可能遭受的社会嘲讽。在这个语境下,"绵绢"指的是农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而"割两耳"则意味着收获季节的到来。然而,这些努力最终换来的只是"只有面",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物质上的匮乏。整体上,这句话传达出一种对农人命运的同情与理解。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响词(其一)

此响非俗响,心知是灵仙。

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灵响词(其二)

入夜声则厉,在昼声则微。

神灵斥众恶,与我作风威。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灵响词(其三)

妙响无住时,昼夜常轮回。

那是偶然事,上界特使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灵响词(其四)

何以辨灵应,事须得梯媒。

自从灵响降,如有真人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