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响词(其四)

何以辨灵应,事须得梯媒。

自从灵响降,如有真人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如何辨别神灵的应验?这需要借助媒介和阶梯。
自从神奇的回应出现后,仿佛有仙人亲临此地。

注释

何以:怎样,如何。
辨:辨别。
灵应:神灵的回应、应验。
事须:事物需要,此处指需要。
得:获得。
梯媒: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所需的工具或途径,这里指媒介和方法。
自从:从那个时候起。
灵响:神奇的响应、效果。
降:降临,出现。
如:好像。
有:存在。
真人:真正的仙人或高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灵应之事的深刻体悟和期待。"何以辨灵应,事须得梯媒"表明想要理解或触及超自然力量,需要借助某种媒介或途径。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求知与沟通的渴望。

接着的"自从灵响降,如有真人来"则是说自从得到神灵的启示后,仿佛有真正的圣贤降临人间。这里的“灵响”可能指的是某种超自然的声音或信息,而“真人”则是道家对修炼成就者的一种称呼,代表了德行高尚、洞悉天机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神秘力量和圣贤降临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这种期待,传达了自己对于更高层次真理或知识的渴望,以及希望得到指导和启示的心情。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道德修养和神秘力量的深厚信仰。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响词(其五)

存念长在心,展转无停音。

可怜清爽夜,静听秋蝉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鸡头

湖浪参差叠寒玉,水仙晓展钵盘绿。

淡黄根老栗皱圆,染青刺短金罂熟。

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猬腹。

丛丛引觜傍莲洲,满川恐作天鸡哭。

形式: 古风

京师人号牛杨语

太牢笔,少牢口,东西南北何处走。

形式: 古风

咏美人骑马

骏马娇仍稳,春风灞岸晴。

促来金镫短,扶上玉人轻。

帽束云鬟乱,鞭笼翠袖明。

不知从此去,何处更倾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