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趣亭

晚唐多处士,林亭足娱嬉。

吾乡盛儒冠,何园可栖迟。

贫者有不能,富者有不为。

我穷不出门,出门复坐驰。

此事我所叹,无地容蛟螭。

闻君筑小亭,幽怀正在兹。

况复扁野趣,未见已伸眉。

示我野趣诗一轴,邀我共赋野趣诗。

我思其义浸宏阔,操笔引纸频嗟咨。

古今何人得野趣,野趣不许凡人窥。

见君所赋我已会,赋我所见君勿嗤。

请从大庭栗陆葛天起,一片野趣无高卑。

居不悬金石,出不建旄旗。

衣不绘龙凤,食不罗鼎彝。

人家忘贫亦忘富,邻里何盛仍何衰。

苍颜白发各自足,山围水绕忘所之。

尧舜礼乐民始慕,汤武干戈民始疑。

穷奢极侈到秦汉,沉酣骨髓终陈隋。

遂令举世不复野,村夫俚妇争夸毗。

我观宇宙间,野趣元不移。

散殊零落遍处处,收拾聚集当时时。

多年如客弃不采,一朝有主来如期。

君看上下数千载,不多古迹存馀基。

乃知作者岂俗士,后有继者须英奇。

地野背城市,屋野堆茅茨。

草野没荒径,竹野成疏篱。

春野暗桑柘,绿叶一尺肥。

秋野明稼穑,紫穗三尺垂。

禽野不在笼,鱼野不在池。

公卿幸不到,鸡犬亦自如。

使我头得野,散发迎凉飔。

使我脚得野,赤脚濯寒漪。

炉野燃生薪,器野执素瓷。

行野昂老鹤,坐野蹲孤罴。

语野从己出,笑野非他随。

一盂野饭既不缺,一杯野菜尤相宜。

一樽野酒罕俦侣,只可自饭还自酾。

善恶吾不言,祸福吾不为。

黜陟吾不闻,理乱吾不知。

一野万事野,其野不可追。

天地不能野,不合文理争峨巍。

日月不能野,不合照耀光陆离。

昆崙瀛洲不能野,不合琳琅金碧相撑枝。

不知此心孰赋与,一块太朴元不亏。

野于万象不可饰,野于万事不可医。

君不见荷锄历山岂非野,后来袗衣鼓琴大风雅。

荷锄有莘岂非野,后来相汤鸣条金鼓从天下。

荷锄南阳岂非野,要与管仲作同社。

荷锄栗里岂非野,要作荆轲何如者。

嗟此四野人,野趣不获真。

嗟予有野趣,山水长相亲。

动与麋鹿游,静与木石邻。

北方久已失天讨,周王愤起如有神。

羽林铁骑疾风雨,赤帜皂纛摩星辰。

千金日费岂所惮,旱蛇六翼又足颦。

安得邦伯皆结辈,磊落参错急保民。

我有五色线,补衮衮可新。

我有五色石,补天天可春。

野诗不中贵人读,野画不入贵人目。

朝廷不用野人来,自有野云相伴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贫富、出处、衣食等方面的不同选择,表达了自己对于简朴、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在诗中,“野趣”一词贯穿始终,不仅指自然山水之乐,更蕴含着一种超脱物欲、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诗人提到“闻君筑小亭”,可见是应邀友人的请求而作此诗,共同赋诗以表达对野趣的追求。诗中多次出现“野”字,如“地野背城市”、“屋野堆茅茨”等,将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融入其中的愿望。

在对比历史时期的奢侈与简朴后,诗人强调“野趣元不移”,表明这种生活态度是恒久不变的。在描绘四季景象时,诗人的笔触轻松自如,无论春夏秋冬,都能从自然中获得乐趣。

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悠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野趣”这一生活理念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通过这种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在动荡的世俗纷扰中寻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黄山高

黄山高哉,岿然为江东之巨镇兮,壁立于两浙之上游。

摩天戛日以直上,阳枝阴派盘数州。

四海不知两根本,行人但觉云飞浮。

尝试芒鞋竹枝迨乎其间兮,一溪桃杏红烂熳,万壑松柏寒飕飕。

悬崖绝磴可望不可到兮,古木倒挂险更遒。

上有灵泉瀑布千万道,如银河自天争泻而竞注兮,砅雷溅雪隐现穿林幽。

中有青鸾黄鹤千万对,雄倡雌和迭舞而交鸣兮,深林自适复有雪白数点之猿猴。

山中自昔无历日,花开叶落成春秋。

残英脱叶不知其所从来兮,但见夫涧谷之间桃花如扇,松花如纛,竹叶如笠,莲叶如舟。

菖蒲九节喂白鹿,灵芝三秀眠青牛。

人间三月春已暮,洞中花卉春长留。

奇香异气逐风去,散落尘世谁能酬。

黄山高哉,云际一峰尚可画,云外一峰画不得,霜缯铺了掉首休。

丹砂一峰烛天争日月,九龙一峰拔地张旂旒。

天都一峰杰出于三十六峰兮,星斗森罗挂珠殿,日月对展琼瑶楼。

中有一人兮龙冠而凤裘,左容成兮右浮丘。

我时收却钓竿樵具作一束,投诸曹阮溪中流。

浴余身兮汤泉,风余袂兮帝所。

夔鼓隐隐兮管啾啾,水精盘兮碧玉瓯。

帝酌我兮劳我,左右为余兮凝眸。

指余以南峰石壁记,授余以红铅黑汞大丹头。

黄山高哉,余将览秀巢云鍊其下,坐令万物不生疵疠黍盈畴。

形式: 古风

感秋(其一)

秋水无尘浸碧虚,风前一叶故飞飞。

潇湘帝子何时降,立尽斜阳未肯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瑞粟歌

君不见济阴九穗禾,又不见河南六岐麦。

何似新安海阳县,瑞粟一枝超简册。

嘉定四载六月中,采来疑自东极东。

龙枝凤冠云蕖丛,令人多力善走颜色红。

六岐九穗岂足道,径欲一醉敲金钟。

赵君不敢留,驰以告宰公。

宰公不敢留,驰以告太守意甚忠。

嘉定圣人坐法宫,声色不迩心在农。

嘉定圣人与天通,故产瑞粟昭年丰。

新安太守见此喜,谓匪奇花异卉同,销金黄罗手自封。

再拜献天门,进入开天容。

吾闻粟有神,其姓曰庆天。

吾闻粟字制,其西曰金坚。

吾闻粟字释,盖取阳精相续如百川。

请君占所闻,可以知开先。

我歌贺宰公,宰公归太守。

我歌贺太守,太守归我皇极天子大父母,愿见太平万古万万古。

惟有贫儒都不知,但愿食粟长无饥。

形式: 古风

群玉堂即事

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

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

初得松门入萧瑟,渐绕苔径穿芳菲。

奇花异卉不可识,但觉春是人间非。

高檐长廊白日静,朱帘绿幕清风微。

仰观群玉三大字,始忆上帝书所储。

赤图绿牒文字古,空桑孤竹音调希。

饮中八仙各洒落,琼林风月相光辉。

坐而投壶妙贯耳,立而对奕工解图。

吟诗诵赋清且永,何事顾我频歔欷。

君不见咸平景德时,太平都在杨刘诗。

又不见庆历元祐际,后来谁与欧苏继。

只今延阁多才贤,如玉在山珠在渊。

杨刘欧苏未为老,秦皇鼌张俱少年。

有客野于孟东野,更宜卢仝作诗社。

碧笺小纸辱佳命,青林紫笔令挥写。

君山天酒浇枯肠,吸尽一架酴醾香。

赠君千岁白鹿健,报我三尺金鱼光。

羽陵蠹简非我处,老上龙庭欲飞去。

凤台南轩又招手,第一内宅由来住。

东西南北身已老,安得丹液还元脑。

碧桃洞口花乱飞,留待归来不须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