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祠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阴阴石泉水。

日暮江南无主人,弥令过客思公子。

萧条寒景傍山村,寂寞谁知楚相尊。

当时珠履三千客,赵使怀惭不敢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申祠庙坐落在寂静的山中,古老的柏树下泉水潺潺。
夕阳西下,江南没有了主人,更让过客怀念公子。
清冷的山村景色,无人知晓楚相的尊贵。
当年这里宾客如云,赵国使者也为公子的才华感到羞愧,不敢妄言。

注释

春申祠宇:春申君的祠庙。
空山里:在寂静的山中。
古柏:古老的柏树。
阴阴:茂盛的样子。
石泉水:石头下的泉水。
日暮:傍晚时分。
江南:江南地区。
无主人:没有主人在场。
过客:路过的人。
思公子:怀念公子。
萧条:荒凉、冷清。
寒景:寒冷的景色。
傍山村:靠近山村。
寂寞:孤独、寂寞。
楚相尊:楚国丞相的尊贵地位。
当时:当年。
珠履三千客:众多宾客如云。
赵使:赵国的使者。
怀惭:感到羞愧。
不敢言:不敢随意说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萧瑟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春申君的怀念之情。首句“春申祠宇空山里”设定了整个诗篇的背景,是一座位于深山中的春申君祠堂,这里的“空”字给人以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感觉。紧接着,“古柏阴阴石泉水”通过对古树和清泉的描写,强化了这种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泉水淙淙之声,感受到山林间的宁静。

第三句“日暮江南无主人”,诗人进一步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无人问津的孤寂景象。春申君祠堂在日落后显得更加冷清,没有主人的踪迹,只有过往游客偶尔停留,触发了他们对古人公子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弥令过客思公子”表达了诗人希望每一个路过此地的旅人都能驻足思考,怀念那个伟大的人物。这里的“弥令”字眼表明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透露出诗人对春申君的崇敬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萧条寒景傍山村,寂寞谁知楚相尊”,进一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色,以及山村间的寂静。这里的“楚相尊”指的是春申君,他在历史上的高贵地位和崇高威望,在诗人心中的影响力,是无人能及的。

最后两句,“当时珠履三千客,赵使怀惭不敢言”,则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古时有“珠履”一词,用来形容王公贵族的侍女众多,诗中用此意象表达了春申君在世时的权势和繁华,而现在却只剩下空寂的祠堂,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历史沧桑之感。赵使怀惭不敢言,则是诗人通过一个假想的情景,表达出自己对于春申君时代的追忆和自我的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氛围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7)

张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生卒年:约715~约779

相关古诗词

郢城西楼吟

连山尽塞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

珠帘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爱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形式: 古风

奉寄皇甫补阙

京口情人别久,扬州估客来疏。

潮至浔阳回去,相思无处通书。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

杂曲歌辞.长相思

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