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翻译

入春来不知耗费多少买花钱,一天天沉醉在西湖湖边。玉骢马熟识逛西湖的路,昂首嘶鸣走过酒楼楼前。红杏芳香中箫鼓震天轰响,绿杨婆娑树影里欢荡秋千。
春风十里路上丽人翩翩,满头的花朵把云鬓压偏。夕阳西下画船载着春光归去,未尽游兴全付与湖水湖烟。明日还要带残存的醉意,到湖上小路寻找遗落的花钿。

注释

一春:整个春天。
长费:指耗费很多。
买花钱:旧指狎妓费用。
玉骢: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骄:马壮健。
沽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箫鼓:箫与鼓。
泛指乐奏。
鬓云:形容发髻浓黑如云。
残醉:酒后残存的醉意。
花钿:女子头饰。
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鉴赏

这首《风入松》是宋代词人俞国宝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春日西湖畔的繁华景象和词人的醉游之乐。首句“一春长费买花钱”,形象地写出春天里赏花饮酒的频繁消费,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与享受。

“日日醉花边”进一步强调了词人醉生梦死的生活状态,而“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则通过描绘马匹熟悉路径,骄矜地经过卖酒的摊位,侧面反映出词人常在此处流连忘返。接下来,“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描绘了热闹的春日游乐场景,红杏飘香,箫鼓喧闹,还有少女们在绿杨下荡秋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下片“暖风十里丽人天”将春风吹拂下的西湖比作人间仙境,而“花压髻云偏”则细致描绘了女子们的美丽装扮,暗示了词人眼中满是对佳人的欣赏。结尾两句“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寄、湖水湖烟”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留恋,以及将情感寄托于湖水湖烟之中,期待着明日再续醉游。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景和词人的闲适生活,透露出浓厚的江南风情和词人的浪漫情怀。

收录诗词(13)

俞国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之一。国宝性豪放,嗜诗酒,曾游览全国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胜炙人口的锦词佳篇。著有《醒庵遗珠集》10卷。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在世。孝宗淳熙间为太学生

  • 号:醒庵
  • 籍贯:江西抚州临川
  • 生卒年:约1195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云收雾敛,过一番疏雨,秋容新沐。

月满巴山天似水,满眼祥云飞扑。

一点长庚,瑞腾光彩,独照梅仙屋。

十洲三岛,有人初降凡俗。

长怪李白疏狂,骑鲸一去,千载无人逐。

也解重来应尚欠,多少人间传曲。

只怨君王,促归批诏,夜对金莲烛。

蓬仙日醉,不知海岛桃熟。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临江仙

落落江湖三岛,才高懒住清都。手携黄石一编书。

醉眠莘垄月,闲钓渭川鱼。

见说玉阶三尺地,思君来讲唐虞。

夜来南极一星孤。不知天子梦,曾到傅岩无。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春到江南江北了,东皇未识花权。

直将和气入巴川。逢迎天上客,来作地行仙。

满捧一杯听细说,只今谁似公贤。

愿推功业辅尧年。都将闲日月,来醉百花前。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贺新郎.梅

梦里骖鸾鹤。觉三山不远,依前海风吹落。

浮到五湖烟月上,刚被梅香醉着。

粲玉树、轻明疏薄。

十万琼琚天女队,捧冰壶、玉液琉璃杓。

来伴我,荐清酌。恍然梦断浑非昨。

问溪边竹外,新来为谁开却。

无限冰魂招不得,拟把离骚唤觉。

待抖擞、红尘双脚。

万里瑶台终一到,想玉奴、不负东昏约。

留此恨,寄残角。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