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池上竹得辞字

潇湘有嘉植,移植临芳池。

繁苞自槃错,文玉何葳蕤。

重阴覆层阁,清影醮涟漪。

微风时戛击,凤管鸣参差。

伶伦一以往,千载留雄雌。

抆此英皇泪,写取灵均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潇湘之地种植于芳池之畔的竹子,以“咏池上竹得辞字”为题,作者郑学醇在明代创作。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竹子的生长环境与形态之美。

首句“潇湘有嘉植”,点明地点与竹子的珍贵。“移植临芳池”,描述竹子被移栽到充满香气的水池边,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接着,“繁苞自槃错,文玉何葳蕤”两句,通过“繁苞”、“槃错”、“文玉”、“葳蕤”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竹子茂盛的枝叶和其表面的光泽,如同精美的玉石般光彩夺目。

“重阴覆层阁,清影醮涟漪”进一步渲染了竹子所处环境的幽静与和谐,竹影在水面轻轻摇曳,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而“微风时戛击,凤管鸣参差”则通过微风轻拂竹叶的声音,以及竹子随风摇摆的姿态,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美,仿佛能听到竹子与风的对话。

最后,“伶伦一以往,千载留雄雌”两句,借用了古代音乐家伶伦的故事,表达了对竹子长久不衰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而“抆此英皇泪,写取灵均辞”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通过“英皇泪”和“灵均辞”的引用,表达了对竹子坚韧品格的敬仰,以及对自身情感的抒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文化象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拟形赠影

至人能羽化,志士尝责头。

浮生寡所合,子乃与我投。

我行子必往,我住子必留。

我笑子亦哂,我戚子必愁。

对月同杯酌,就烛共襟裯。

比翼安可拟,伉俪何足俦。

顾得百年内,与子长优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拟影答形

有理斯有气,有实必有虚。

造化育群生,畀子七尺躯。

子真我乃伪,安能与子俱。

智愚贤不肖,禀赋有万殊。

富贵与贫贱,分定安所踰。

神仙不可学,名利何足图。

子其爱玉体,性真以自娱。

形式: 古风

湖上阻雪

飞雪何漫漫,驻舸彭湖夕。

清晨忽已霁,遥望匡仙穗。

邂逅得群贤,金石投交谊。

别馆启嘉筵,肴蓛芬且备。

觞行隙日暄,席徙雨云积。

玄言畅古今,咏歌惬情致。

境遇即为欢,赋韵均成四。

形式: 古风

杂诗

凉风秋节至,繁霜被丛薄。

蟋蟀候时鸣,芙蓉抱香落。

佳人不在兹,眇若秦与貊。

昔为双头花,今为孤栖鹤。

熠耀中宵行,素蟾耿罗幕。

忧来本无端,况兹久离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