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琅珰征铎戒徒驭,夹道浓阴涤尘虑。
肩舆南下邯郸南,又过西陵歌舞处。
玉颜霸业都成灰,石火电光安在哉?
寥落荒台长荒草,一树野棠台上开。
我欲吟愁愁日远,漳水东流流不返。
水边古渡夕阳斜,风卷黄沙眯人眼。
这首清代诗人蔡珽的《过漳河》描绘了一幅行旅途中所见的景象。首句“琅珰征铎戒徒驭,夹道浓阴涤尘虑”以马车铃声和沿途浓密的树荫,营造出宁静而清爽的氛围,仿佛能洗去旅途中的疲惫与忧虑。接着,“肩舆南下邯郸南,又过西陵歌舞处”写诗人乘着肩舆南行,经过繁华的邯郸旧地,曾经的奢华与欢乐已成过往。
“玉颜霸业都成灰,石火电光安在哉?”这两句感慨历史的沧桑,昔日的权势与辉煌如今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寥落荒台长荒草,一树野棠台上开”进一步描绘了遗址的荒芜,只有野棠树孤独地开放,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我欲吟愁愁日远,漳水东流流不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漳水东流般无法回头,夕阳斜照下的古渡口,风沙迷眼,更增添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借过漳河之行抒发了对历史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不详
别号无动居士,又号松山季子。康熙三十六年进士,历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吏部、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和正白旗汉军都统,署直隶总督。雍正初年曾赈直隶灾荒以印券给贫民,以工代赈,屡被参劾免官。雍正五年(1727)判斩监侯。乾隆八年卒。有《守素堂诗集》等
停舟聊小憩,散步野堤边。
独树下归鸟,寒江多晚烟。
坡头僧斸药,渡口客呼船。
知是仙源路,风光别一天。
古寺深林里,萧然昼闭关。
泉声随乱石,落日照秋山。
远岭牛羊小,高原禾黍间。
自然心目爽,尘虑一时删。
曲曲绿坡道,翛然策杖登。
乱溪惟见石,半岭忽逢僧。
径转已无路,山开又一层。
祇园钟鼓静,何处觅秋镫。
岘峰仍北向,汉水自东流。
今古不相待,江山空复愁。
天遥归雁急,春晓暮烟稠。
欲觅羊公石,萋萋草满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