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道中望天山

天山积雪连天高,直从平地翻银涛。

银涛一泻数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

平分气候扼其中,山南常夏山北冬。

名王自古皆桀骜,一朝万马来朝宗。

回花纥草遍中土,甘瓜蒲桃入汉宫。

行人日日度雪岭,夜燃榾柮朝愁冷。

君不见年年盛暑飞雪时,贫贱死生在俄顷。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阜康道中望天山》由清代诗人宋伯鲁所作,描绘了天山壮丽的景色以及其对周边气候的影响。开篇以“天山积雪连天高,直从平地翻银涛”两句,生动展现了天山的雄伟与壮观,积雪覆盖的山峰仿佛从地面翻腾起的银色波涛,气势磅礴。接着,“银涛一泻数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进一步描绘了天山雪水奔流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动态美。

“平分气候扼其中,山南常夏山北冬”则揭示了天山作为地理分界线的作用,其南北两侧的气候截然不同,体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平衡。接下来,“名王自古皆桀骜,一朝万马来朝宗”一句,借古代名王的故事,暗喻历史的变迁与民族的交融,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和平共处的向往。

“回花纥草遍中土,甘瓜蒲桃入汉宫”描绘了天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交融的场景,象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多元。最后,“行人日日度雪岭,夜燃榾柮朝愁冷”通过行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穿越天山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天山的自然美景,还蕴含了对历史、民族融合、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0)

宋伯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星星峡

崱屴辟丹雯,苍岩缩相抱。

鸣鞭陟峻阪,下有新开道。

此道称险绝,年年折轮轑。

巍然神武祠,过者虔祈祷。

鼓云保平安,兹行万缘好。

予亦礼英杰,举家咸拜倒。

徐步下崔嵬,坡平石如扫。

回视两厓面,巉岩识天造。

前去尽亨街,清宁荷神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博克达山

月窟通天柱,神池戴地灵。

水分双派碧,山带百峦青。

松雪留仙蜕,莲花入帝瓶。

三峰绝依傍,终古插苍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抵苏巴什甚热

小驿苏巴什,由来险莫论。

南山围似幛,西域凿为门。

风热蝇仍扰,泉枯草不繁。

劳人自今古,石上认车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同彭桐庄员外顾渚搽中翰那晋堂毓子敏诸公子游水磨沟

塞上山多却少水,听说水字心先喜。

车马联翩五六人,路径逶迤三十里。

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

寻源乃出山之罅,银蟒千条自空下。

自空飞下不肯留,放溜直欲奔东流。

被沟束住流不及,怒撼青天白玉楼。

谁触机心将磨置,雪花玉屑时盈器。

从此无烦夜碓勤,橐囊月足给千军。

添修台馆供游宴,六六阑干亭八面。

我来七月未飘霜,祗觉绵衣透体凉。

酒醴本来携野桡,雁凫只要取家塘。

兴酣喜傍板桥立,悔未戴来青箬笠。

顾影同怜拱揖频,拭巾自觉须眉湿。

胜地流连日易斜,雨骤风驰夜到家。

客散闭门无语坐,耳边犹听响花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