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一)海棠下歌后村调共和

淡淡胭脂,似褪向、景阳鸳石。

依然是、春睡未足,捧心犹癖。

藉甚不禁君再顾,嫣然却记渠初拆。

黯销魂、欲尽更堪怜,终难得。犹记是,卿卿惜。

空复见,谁谁摘。但当时一笑,也成陈迹。

我懒花残都已往,诗朋酒伴犹相觅。

听连宵、又雨又还晴,鸠鸣寂。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满江红·其一》。诗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淡淡胭脂,似褪向、景阳鸳石。”这里用“淡淡胭脂”形容女性的妩媚模样,而“景阳鸳石”则是古代美女貂禅的化身之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描绘出一种既温婉又难以忘怀的美好场景。

“依然是、春睡未足,捧心犹癖。”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的时光仍然留恋不舍之情。春天的悠长睡眠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捧心犹癖”则显示出内心深处的怀念和依恋。

“藉甚不禁君再顾,嫣然却记渠初拆。”诗人在这里通过“藉甚不禁君再顾”的表述,传达了无法抑制地再次去回忆那美好的过往。而“嫣然”一词形容的是女性的柔和笑容,“却记渠初拆”则是对过去时光的深刻记忆。

接下来的“黯销魂、欲尽更堪怜,终难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与不舍,以及那种感觉永远无法重新获得的哀伤。

“犹记是,卿卿惜。”这里的“犹记”强调了对过去的深刻记忆,而“卿卿惜”则形容女性柔美的声音和情感,这里用来表达对往昔时光的珍惜。

“空复见,谁谁摘。”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已经逝去事物的无奈与失落。即便是再次相遇,也只能是偶尔的一瞥,而无法挽回已失去的美好。

最后,“但当时一笑, 也成陈迹。我懒花残都已往,诗朋酒伴犹相觅。”这几句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即便是那短暂的一笑,也已经成为久远的记忆。而“我懒花残”则表现出对于逝去美好事物的无力回天之感,尽管“诗朋酒伴犹相觅”,但已无法挽回。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怀旧情怀以及对于逝去美好的无奈与不舍。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二)古岩以马,观复遣舟,约余与中斋和后村海棠韵,后寄述怀

何许相求,且不是、南温北石。

也欲学、绝交高论,自陈余癖。

万里鱼书长记忆,十年波浪伤离拆。

算此舟、不是剡溪舟,空回得。非出处,何须惜。

非瑕颣,何须摘。看雪销鸿去,有何留迹。

安石岂无同乐意,玄真不是朝廷觅。

但眼前、真率暂相违,歌声寂。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其二)草窗老仙歌满庭芳寿馀,勉次原韵

空谷无花,新篘有酒,去年穷胜今年。

蛩吟蛩和,且省费蛮笺。

闻说先生去也,江南岸、缚草为船。

依然在,山栖寒食,路断却归廛。

老人,三又两,清风作供,晴日生烟。

但高高杜宇,不办行缠。

几度披衣教我,二升内、煮石烧铅。

休重道,玉龙无孔,夜夜叫穿天。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其一)和卿帅自寿

千骑家山,一觞父老,前有韩魏公来。

青原上巳,才见寿筵开。

欧公云间还见,忆相州、更自迟回。

公知否,福星分野,飞骑不须排。

留春亭下草,雪霜过了,依旧春荄。

待留春千岁,日醉千杯。

却怕催归丹诏,栋明堂、须要雄材。

趋朝去,西风便面,只手障浮埃。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龙吟.和玉圣与寿韵

老人语。曾见昨日开炉,坠天花否。

生年不合荒荒,枯根薄命,婵娟误汝。那知许。

女乐如烟点点,江南处处。

何时重到湖堧,淋漓载酒,依稀吊古。

终待胭脂露掌,弄鸥招鹤,凭君画取。

万柳漫堤,一丝一泪垂雨。濛濛絮里,又送金铜去。

漫肠断、王孙望帝,呕心囊句。市隐今成趣。

袖回地狭,天吴凤舞。莫是青州谱。

怎不早,翩翩向青州住。回头蜃海,已沉花雾。

形式: 词牌: 瑞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