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古岩以马,观复遣舟,约余与中斋和后村海棠韵,后寄述怀

何许相求,且不是、南温北石。

也欲学、绝交高论,自陈余癖。

万里鱼书长记忆,十年波浪伤离拆。

算此舟、不是剡溪舟,空回得。非出处,何须惜。

非瑕颣,何须摘。看雪销鸿去,有何留迹。

安石岂无同乐意,玄真不是朝廷觅。

但眼前、真率暂相违,歌声寂。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满江红(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故人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首句“何许相求”开篇即问,点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探索。接着,“且不是、南温北石”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表达了寻找真挚友情的渴望。

“也欲学、绝交高论,自陈余癖”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高洁之士的向往,以及自己的某些不切实际的执着。这里,“绝交高论”可能指的是古人中那些能够超脱世俗纷争,坚守己见的人物。

“万里鱼书长记忆,十年波浪伤离拆”这两句通过对远方书信和长时间相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分离带来的痛苦感受。这里的“万里鱼书”典出自《战国策》,形容书信传递之难,增添了一层深远的情愫。

“算此舟、不是剡溪舟,空回得。非出处,何须惜。非瑕颣,何须摘。”这几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所乘之船的感慨,它既不像传说中的神舟,也无需过分珍惜或挑剔。这段落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平和态度。

“看雪销鸿去,有何留迹。”此句通过对雪花消逝的描写,象征着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

“安石岂无同乐意,玄真不是朝廷觅。”这里,“安石”、“玄真”可能指的是道家或佛家的修行之地,它们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与精神世界的选择和向往。

“但眼前、真率暂相违,歌声寂。”末句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友情的珍惜,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时那种沉默无言的情感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他对于人生、友情以及精神追求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二)草窗老仙歌满庭芳寿馀,勉次原韵

空谷无花,新篘有酒,去年穷胜今年。

蛩吟蛩和,且省费蛮笺。

闻说先生去也,江南岸、缚草为船。

依然在,山栖寒食,路断却归廛。

老人,三又两,清风作供,晴日生烟。

但高高杜宇,不办行缠。

几度披衣教我,二升内、煮石烧铅。

休重道,玉龙无孔,夜夜叫穿天。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其一)和卿帅自寿

千骑家山,一觞父老,前有韩魏公来。

青原上巳,才见寿筵开。

欧公云间还见,忆相州、更自迟回。

公知否,福星分野,飞骑不须排。

留春亭下草,雪霜过了,依旧春荄。

待留春千岁,日醉千杯。

却怕催归丹诏,栋明堂、须要雄材。

趋朝去,西风便面,只手障浮埃。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龙吟.和玉圣与寿韵

老人语。曾见昨日开炉,坠天花否。

生年不合荒荒,枯根薄命,婵娟误汝。那知许。

女乐如烟点点,江南处处。

何时重到湖堧,淋漓载酒,依稀吊古。

终待胭脂露掌,弄鸥招鹤,凭君画取。

万柳漫堤,一丝一泪垂雨。濛濛絮里,又送金铜去。

漫肠断、王孙望帝,呕心囊句。市隐今成趣。

袖回地狭,天吴凤舞。莫是青州谱。

怎不早,翩翩向青州住。回头蜃海,已沉花雾。

形式: 词牌: 瑞龙吟

瑞鹤仙.寿翁丹山

正丹翁初度。对花满江城,晓莺欲语。崆峒在何处。

渐雨过农郊,劝耕问路。州人争觑。

问坡老、重来是否。

把看灯、传说风流,八境尽图新句。如许。

老子文章,挥毫立马,脱靴嫌污。太平易作。

听父老,歌襦裤。愿使君小住,五风十雨。

重见一粰三黍。又天边、飞诏殷勤,说相将去。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