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韵赋牡丹

雨秀风明,烟柔雾滑,魏家初试娇紫。

翠羽低云,檀心晕粉,独冠洛京新谱。

沈香醉墨,曾赋与、昭阳仙侣。

尘世几经朝暮,花神岂知今古。

愁听流莺自语,叹唐宫、草青如许。

空有天边皓月,见霓裳舞。

更后百年人换,又谁记、今番看花处。

流水夕阳,断魂钟鼓。

形式: 词牌: 天香

翻译

雨丝轻柔,风光明媚,魏家初次展现紫色的娇艳。
翠绿的羽毛低垂如云,檀木般的心蕊晕染着粉色,独自在洛阳的新曲中傲然。
沉香的气息中,曾经为昭阳宫的仙子写下赞美诗。
世间经历了多少日夜变换,花神是否还记得这过往。
愁苦地聆听流莺自言自语,感叹唐代宫殿的草木如此繁茂。
只有天边明亮的月亮,见证了霓裳羽衣舞的盛景。
百年之后人事已非,又有谁会记得此刻赏花的地方。
流水和夕阳下,伴随着凄凉的钟鼓声。

注释

魏家:指某贵族或世家。
翠羽:绿色的鸟羽,比喻女子的秀发。
檀心:檀木之心,形容花朵中心的颜色。
昭阳仙侣:古代宫中仙女的代称。
朝暮:早晨和晚上,表示时间流逝。
流莺:鸣叫婉转的黄莺。
霓裳舞:古代宫廷中的华丽舞蹈。
断魂:形容心情悲痛或哀伤。
钟鼓:古代报时或祭祀的乐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牡丹花的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雨秀风明,烟柔雾滑,魏家初试娇紫。翠羽低云,檀心晕粉,独冠洛京新谱。" 这几句诗通过对气候的描写,营造出一个清新的环境氛围,而后面直接点明了主题——牡丹花的绽放,并通过“魏家初试娇紫”、“独冠洛京新谱”等词语表达了这朵花的独特之美。

"沈香醉墨,曾赋与、昭阳仙侣。" 这两句诗则转向对牡丹花的赞美,用“沈香醉墨”形容其色泽深沉,如同醉酒中的香气弥漫,用“曾赋与昭阳仙侣”表达了诗人对这朵花的深刻理解和艺术上的追求。

"尘世几经朝暮,花神岂知今古。愁听流莺自语,叹唐宫、草青如许。" 这几句诗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通过“尘世几经朝暮”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而“花神岂知今古”则是对牡丹不解人间红尘变迁的疑问。接下来的两句诗,则是用历史的长河来映衬当下的美好,通过“叹唐宫、草青如许”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美好的感慨。

"空有天边皓月,见霓裳舞。更后百年人换, 又谁记、今番看花处。" 这几句诗则是对未来的思考和对眼前美景的珍惜。通过“空有天边皓月”、“见霓裳舞”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而“更后百年人换, 又谁记、今番看花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和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流水夕阳,断魂钟鼓。" 最后的两句诗,则是对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交织的描绘。“流水夕阳”、“断魂钟鼓”都是极富表现力的形象,它们共同构筑了一种美丽而又带有悲凉色彩的情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深刻理解和艺术上的追求,更通过牡丹这一载体,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历史之悠长以及个人命运之无常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53)

刘埙(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水村先生。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

  • 号:水云村
  • 籍贯:江西南丰
  • 生卒年:壎xūn 1240-1319

相关古诗词

太常引.送丁使君

甘棠春色满南丰。春好处、在黉宫。宫柳映墙红。

对墙柳、常思耐翁。

文章太守,词华哲匠,人与易居东。攀恋计无从。

判行省、重临旧封。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长相思慢.客中景定壬戌秋

雾隔平林,风欺败褐,十分秋满黄华。

荒庭人静,声惨寒蛩,惊回羁思如麻。

庾信多愁,有中宵清梦,迢递还家。楚水绕天涯。

黯销魂、几度栖鸦。

对绿橘黄橙,故园在念,怅望归路犹赊。

此情吟不尽,被西风、吹入胡笳。

目极黄云,飞渡处、临流自嗟。

又斜阳,征鸿影断,夜来空信灯花。

形式: 词牌: 长相思慢

买陂塘/摸鱼儿(其二)兵后过旧游

倚楼西、西风惊鬓,吹回尘思萧瑟。

碧桃花下骖鸾梦,十载雨沈云隔。空自忆。

漫红蜡香笺,难写旧凄恻。烟村水国。

欲闲却琴心,蠹残箧面,老尽看花客。河桥侧。

曾试雕鞍玉勒。如今已忘南北。

人间纵有垂杨在,欲挽一丝无力。君莫拍。

浑不似、年时爱听酒边笛。湘帘巷陌。

但斜照断烟,淡萤衰草,零落旧春色。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买陂塘/摸鱼儿(其一)与沈润宇、邓元实同赋

暮云沈、凄凄花陌,荒苔青润鸳甃。

娇红一捻不胜春,苦雨酸雨僝僽。从别后。

但暗忆娉婷,几把垂杨蹂。香销韩袖。

念莺燕悲吟,凤鸾仙去,空负摘花手。

铜铺掩,窥见文窗依旧。筝琶尘暗弦绉。

欲圆春梦今犹未,怪得西飞太骤。凝伫久。

拟待倩、鸿都羽客寻仙偶。青衫湿透。

叹玉骨沈埋,芳魂缥缈,何处酹尊酒。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