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其一)

天问殊难答,臣心久郁陶。

遥怜贾生策,不分屈平骚。

江海沉名易,湖山歌舞劳。

向来忧国意,馀愿老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送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天问殊难答”开篇,表达了对复杂问题难以解答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郁积与思考。接着,“臣心久郁陶”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遥怜贾生策,不分屈平骚”,这里借用了贾谊和屈原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贾谊以策论闻名,屈原则以《离骚》著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贤才的怀念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无奈。

“江海沉名易,湖山歌舞劳”,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江海沉名易”意味着在动荡的时局中,名声的沉浮变得容易,暗指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后句“湖山歌舞劳”则描绘出一种表面的繁华与欢乐,与前句形成强烈反差,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最后,“向来忧国意,馀愿老蓬蒿”,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长期以来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归隐田园、淡泊名利的心愿,既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其二)

从此遂摇落,于今真远游。

浮云低被渚,孤月过南洲。

文藻秋兰气,客心沧海流。

凉风起天末,凄断殿西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其三)

五月南风发,江涛送远人。

时穷仍适意,隐乱若栖真。

太息吾安放,凄其天所亲。

最怜双阙月,流涕念霜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其四)

历历明星下,其如北斗孤。

残钟沉百杵,过客问三闾。

寥落得秋意,栖迟耽道书。

百年从此远,相忆到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送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其五)

誓墓今头白,还山闵世纷。

徘徊终自信,哀怨有深文。

怅望期前哲,忧危感至尊。

行行重回首,漂泊奉明恩。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