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见还如相别时,杖头明月旧相随。
五亭溪下西风静,六合沙边夏日曦。
洗钵又辞香积饭,传衣仍是雪山儿。
要须桑下无三宿,不为淮南塞草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和伯氏别元老赠行》。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情感纵横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描绘。
"相见还如相别时,杖头明月旧相随。" 这两句表达了即便是重逢,也还是带着离别时的孤寂与凄凉,那明月依然如伴随着诗人,似乎时间并未流转。
"五亭溪下西风静,六合沙边夏日曦。"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五亭溪畔,西风轻拂,水波不兴;六合沙滩,夏日阳光温暖而明媚。
"洗钵又辞香积饭,传衣仍是雪山儿。" 这两句诗中提到的“洗钵”、“香积饭”和“传衣”,都是生活中的细节,但在这里却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隐居自得的情怀。
"要须桑下无三宿,不为淮南塞草衰。"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嘱咐或自己的决心,希望在桑树下安顿不久,不愿因世事的变迁而让心灵沦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日常生活片段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不详
野树霏烟不傍城,还知高士欲逃名。
倦投芒屩春随处,笑起孤帆潮又生。
曾宿客来门不掩,无心人住鸟忘情。
郊原盛事知多少,出郭当朝共眼明。
十分佳处限长淮,人在空明静□猜。
水北结茅真好去,袖中漫刺为谁来。
因嗟翳日尘凝榭,更吊沈枪卧绿苔。
多少平岗绕淮路,分明逐处是池台。
自是天公亦厌艰,十年战士好休闲。
胡儿弓射燕陲月,汉将心驰海上山。
庆事频闻输帝府,好音传落到人间。
丈人自是朝廷旧,早趁鹓鸾入近班。
小说风烟已自佳,前峰矗矗为盘牙。
千重岩壑名卿宅,一簇楼台刺史家。
自愧虚凉无物望,难将术业向人誇。
所闻政绩刊金石,刻画无盐学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