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山勤道人

天竺山深桂子丹,白猿啼在白云间。

死生不出千门事,坐卧无如一室闲。

谁伴锡痕过寂历,自凭茶色对孱颜。

忘机亦有庞居士,园井萧疏病掩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天竺山深处飘着桂花香,白猿在云间哀鸣。
生死之间不关心朝廷事,只愿静坐在简陋屋中悠闲。
无人陪伴走过这寂静时光,唯有茶色陪我面对衰老容颜。
忘却机心的庞居士,居住在荒凉的园子里,因病关门闭户。

注释

天竺山:指代一座名山,可能在中国的天竺寺附近。
桂子:桂花。
白猿:指代山中的猿猴。
白云间:形容高远的天空。
死生:指生死之事。
千门:这里泛指朝廷或权贵之家。
一室闲:一间安静的居室,象征隐居生活。
锡痕:可能指僧人的锡杖痕迹,代表出家人。
寂历:寂静、冷清。
孱颜:形容衰老的面容。
庞居士:庞姓的隐士。
萧疏:荒凉、稀疏。
病掩关:因病而关闭房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寄西山勤道人》,描绘了天竺山深处的宁静景象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天竺山深桂子丹”以深山、丹桂为背景,展现出山中的幽深与芬芳,暗寓出勤道人的隐居之地。次句“白猿啼在白云间”借白猿的啼声,渲染出山中空灵而寂寥的氛围。

“死生不出千门事,坐卧无如一室闲”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他视生死为寻常,只愿在静谧的一室之中享受闲适的生活。接下来,“谁伴锡痕过寂历”写出了道人日常生活的简单,只有锡杖的痕迹陪伴着他度过寂静的时光。

“自凭茶色对孱颜”则通过品茗这一动作,传达出诗人与友人虽远隔山林,但通过茶香得以心灵相通的情感。最后两句“忘机亦有庞居士,园井萧疏病掩关”以庞居士自比,表达诗人忘却世事,甘于清贫,因病而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勤道人生活方式的深深敬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寄意,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淡泊生活的赞美。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寄吴肃秀才

肄业寄僧房,暑天湖上凉。

竹风过枕簟,梅雨润巾箱。

引步青山影,供吟白鸟行。

明年重访旧,身带桂枝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呈张元礼

君栖枳棘官将满,我住蓬蒿岁正穷。

驷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

衡门但枕盈盈水,群木方摇摵摵风。

若念故人兼久病,公馀无惜寄诗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岑迪

久辜才术向吾朝,公罪应该洗雪条。

佐邑旧曾居府寺,转官新合入京僚。

门庭冷落闲中住,僮仆生疏贱价招。

别后交游定相忆,酒灯棋雨几清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寄和昌符

家近太行居,西归压一驴。

同侪多及第,高论独知书。

名迹收藏遍,公卿扣谒疏。

离愁不可写,蝉噪夕阳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