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势犹龙凤,行宫已劫灰。
北人偏怅望,曾见汴京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意境。"山势犹龙凤",通过对比山川之势如同龙凤一般雄伟壮丽,给人以深刻印象。"行宫已劫灰"则透露出一丝哀伤和毁灭,暗示着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废墟。
接下来的"北人偏怅望"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无限眷恋,而"曾见汴京来"则是对过往记忆的一种召唤,汴京作为古都,其变迁更替自然与诗人心中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山川、行宫和北人的眷恋,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历史感和哀愁的情景画卷。
不详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野旷行人少,林荒夕照微。
烟中一声笛,何处牧儿归。
宫砖卖尽雨崩墙,苜蓿秋红满夕阳。
玉树后庭花不见,北人租地种茴香。
老妻病女去淮西,慈母居吴鹤发衰。
我独天涯听夜雨,寒灯三处照相思。
步摇明月冷无光,骨掩春泥草亦芳。
艳魄不随红粉尽,化为蝴蝶舞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