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首联“城隅鹿共蓬蒿宅,春首鹑悬薜荔衣”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鹿与蓬蒿、鹑与薜荔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自然与生命和谐共生的意境。鹿在城隅的蓬蒿中自由自在,鹑则在春日的枝头悬挂薜荔,仿佛它们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颔联“鸡犬不妨名地肺,鸢鱼随处有天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生活的氛围。鸡犬在名山大川间自由生活,鸢鱼在水天之间悠游,暗示着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天机”不仅指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含着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颈联“曾希玄岳祠官选,别署茅山道士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仕途生涯的回顾与反思。他曾渴望成为玄岳(可能是指道教圣地)的祠官,但最终选择了归隐茅山,过上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转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内心真正追求的回归。
尾联“出处浮云都散尽,可烦追较向来非”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所有的经历都已如浮云般消散,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过往得失的释然,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满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