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二)

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

岭上閒云从管领,涧中流水听开除。

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馀。

自古诗人多会合,浮丘毛氏不愁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古朴儒雅的地主,邀请诗人至黄茅冈隐居。诗人想象在山岭之上,闲云自在,流水潺潺,仿佛是自然界的主宰与倾听者。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从这里开始,诗人随身携带雨具,自由自在地生活。最后,诗人感慨自古以来,诗人往往能相聚相知,如浮丘公和毛氏一般,不会担心孤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自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三)

石人屹立古仙坛,双涧交流拱一盘。

临水种松须匼匝,就中作室要宽安。

洞经即日脩真诀,玉臼逢春浴旧丹。

却恐山中添故事,题诗莫与世传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四)

仙游办得茅千束,华盖须分屋数间。

微咏玉经忘我老,谩调金鼎胜于閒。

龙雷变化从舒卷,鹤露清寒自往还。

何似绮园诸老者,采芝初不离南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五)

茅冈初割一溪云,玄契华阳旧隐文。

谒简自题香案吏,封章先报大茅君。

种成和露桃千树,借与摩霄鹤数群。

便是宸清真洞府,不烦梦想托纷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抚郡天宁明极觉讲主陪敬斋监郡奉祠华盖特有高咏三读敬叹仆偶共清游辄复次韵衰退不工聊资笑粲

三峰宫殿接新桥,十月长斋陟翠峣。

朝步仍垂苍玉佩,登歌还引紫琼箫。

千枝绛蜡连虹贯,五色香云向日飘。

赖有高人陪后乘,轻清诗句似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