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舞歌(其一)

华镫参差月舒光,笛箫笙竽琴瑟张。

馆娃窈窕夜未央,西施起舞属吴王。

白纻飒沓零繁霜,浮云绰约凝且翔。

将绝复引歌为长,回身急入促管藏。

扬跗摩趺匝洞房,流风徘徊生绣裳。

答桴应节蹈鼓行,挺钗欲堕复不遑。

罗袖缭绕满中堂,与志变化无恒常。

诸工竞写忽已忘,迁延就次进羽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白纻舞歌》(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一场华美的舞蹈表演。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舞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场景,以及舞动时所使用的各种乐器,如华灯、笛箫、笙竽、琴瑟等,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

“华镫参差月舒光”,开篇即描绘了舞场的灯光与月光交织的美丽景象,华灯错落有致,月光柔和而明亮,为舞蹈提供了梦幻般的背景。

“笛箫笙竽琴瑟张”,接着点明了表演中使用的多种乐器,这些乐器的演奏为舞蹈增添了丰富的音乐元素,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馆娃窈窕夜未央,西施起舞属吴王”,这里提到的是古代美女西施在夜晚为吴王表演舞蹈的情景,暗示了舞蹈的高雅与神秘,同时也体现了表演者的身份与地位。

“白纻飒沓零繁霜,浮云绰约凝且翔”,通过比喻手法,描述了舞者穿着轻盈的白纻衣裙,在舞动时如同飘散的霜花与浮云,既表现了舞者的轻盈姿态,也营造了一种飘渺的意境。

“将绝复引歌为长,回身急入促管藏”,这一句描绘了舞者在舞蹈间隙中的歌声,歌声悠长而动人,随后舞者迅速转身,融入了快速的乐曲之中,展现了舞者技艺的精湛与敏捷。

“扬跗摩趺匝洞房,流风徘徊生绣裳”,进一步描述了舞者在舞蹈中的动作与服饰,她们的动作流畅自如,仿佛在洞房中自由地舞动,同时伴随着轻盈的舞步和华丽的绣裳,展现出舞蹈的美感与艺术性。

“答桴应节蹈鼓行,挺钗欲堕复不遑”,这里通过描述舞者与乐器的互动,以及她们在舞蹈中使用钗子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舞蹈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以及舞者技艺的高超。

“罗袖缭绕满中堂,与志变化无恒常”,最后两句总结了舞蹈的壮观场面,舞者们挥动着长长的罗袖,在宽敞的大厅中舞动,其动作与内心的情感变化无常,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魅力。

整体而言,《白纻舞歌》(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再现了一场华美而充满艺术气息的舞蹈表演,展现了舞者高超的技艺和舞蹈的无穷魅力。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白纻舞歌(其二)

二八齐容罗象筵,激楚之结独秀先。

白纻萧索阳春前,回风飞雪相流连。

玉腕缭绕萦繁弦,朱唇宛转含蹁跹。

将行复却私自怜,愿君蹋歌及盛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白纻舞歌(其三)

春日荏苒花落英,吴姬起舞媚前楹。

回身顿趾迅且轻,纤尘暗暧不及生。

投袂一转激楚成,徘徊复进为新声。

二八敛手停鸣筝,中曲再变豪竹惊。

如矜若怨意未明,馀姿逸态犹纵横。

妙技绝世色倾城,谁能顾盻感人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白纻舞歌(其四)

双袖徐起若有思,逸态一放横难持。

淫衍诘屈纷陆离,流纨曳縠风委迤。

萦尘逗节利屣施,纡形赴曲影不知。

纤腰欲结行缀移,众变沓至生繁姿。

踌躇中止人尽疑,浮腾绝迹称神奇。

游精荡志君自治,大乐万岁远如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霹雳引

平成天地剖九州,罗列五岳江河流。

明堂受计朝诸侯。

人马辟易气纵横,悲歌慷慨志不平。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