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诸佛子

我心如虚空,无物可伦比。

湖南与岭南,谁行复谁止。

宝山得楼居,屹枕乐川水。

森森青琅玕,却暑几千里。

团蒲叠双趺,炉烟凝然起。

圆觉首楞严,遮眼聊尔耳。

幽禽忽来鸣,一切诸佛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此诗《一切诸佛子》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首句“我心如虚空,无物可伦比”开篇即以“虚空”为喻,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广阔,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状态。接下来,“湖南与岭南,谁行复谁止”两句,通过对比南方的湖南与岭南地区,隐喻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方向的思考。

“宝山得楼居,屹枕乐川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宝山上的楼阁静立于乐川之畔,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象征着心灵的栖息地。随后,“森森青琅玕,却暑几千里”通过描写茂密的竹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清凉与宁静,能够驱散炎热与烦恼。

“团蒲叠双趺,炉烟凝然起”进一步渲染了宁静和谐的氛围,团蒲(可能指蒲团)与炉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禅意空间,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重要性。

“圆觉首楞严,遮眼聊尔耳”引用佛教术语,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追求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面对外界诱惑时,保持内心清明的重要性。最后,“幽禽忽来鸣,一切诸佛子”以鸟鸣声作为结语,象征着生命的觉醒与启示,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佛法的真理与慈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榴花

阁东阁西安石榴,两株相映花枝稠。

山高江阔万木叶,独此烂熳开不休。

有如牙门集缨绂,碧油幢外红光浮。

又如青天驻羲御,火龙鳞鬣惊人眸。

朝朝莫莫看愈好,直若有意宽离忧。

无穷归念姑且置,栏边取醉商声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仙宫岭

晓云生岭端,遮日成清阴。

炎氛遽辟易,兴逸安能禁。

仙宫风尘表,高高百千寻。

石路上曲折,健足犹难任。

绰约两仙子,双鬟坐沉吟。

巫觋意何许,门窗藤蔓深。

樵叟向我言,自古传至今。

去州五十里,有峒郁森森。

陶家李家女,年各胜巾衿。

恍惚若逢遇,相与登崎崟。

一朝作蝉脱,英魂不坠沉。

乡人共祠之,彷佛来顾歆。

水旱祷辄应,民吏同所钦。

此宫乃行宫,春秋荐诚谌。

言已叟仙去,四望祛烦襟。

荥山直南耸,龙岳山朝壬。

越王连佛子,密山秀孤岑。

回环万峰峦,插云皆玉簪。

滔滔两川流,会合通梧浔。

渔舟糁木叶,城郭几突黔。

虚徐韵长松,飞鸣集珍禽。

须臾烟霭青,遐迩浮祲祲。

变化纷见门,饮酒时一斟。

我罪贷五鼎,我躯重千金。

虽居瘴疠乡,肯使瘴疠侵。

囊衣完旧裾,匣剑存初镡。

气听谢耳力,谁到无弦琴。

子期久冥漠,天地为知音。

中和王度新,祈招咏愔愔。

赐环谅匪朝,聊以写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子发还零陵

我自罪大当投荒,君胡为乎亦遑遑。

马蹄舟楫困川陆,省定违离萱草堂。

由来孤操绝流俗,屹与巨镇遥相望。

洞庭以南渺无际,气象突兀收湖湘。

平时事事不入眼,惟恐有愧如毫芒。

色难直到古人处,以其绪馀均四旁。

馀波邂逅亦及我,使我方寸失感伤。

我亲白发照闾里,我身局蹐瘴疠乡。

两儿随母仍旧寄,骨肉星散知几方。

乾坤子初无薄厚,恩为雨露威雪霜。

二柄交持不偏用,万汇生成如审量。

我虽弃掷五岭外,亦必有日蒙恩光。

故人亭边是归路,尚得握手输中肠。

将分无可为君语,独有高义无时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有感

云回雨歇天欲晴,鹁鸠唤妇皆和声。

山南山北树阴里,欢然相趁争飞鸣。

伊予流窜止平乐,妻孥尚寄潇湘城。

五岭横空唤不闻,不如鹁鸠犹有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