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云回雨歇天欲晴,鹁鸠唤妇皆和声。

山南山北树阴里,欢然相趁争飞鸣。

伊予流窜止平乐,妻孥尚寄潇湘城。

五岭横空唤不闻,不如鹁鸠犹有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名为《有感》。诗中描绘了雨后天晴,鹁鸠唤妻的温馨场景,与诗人自身流离失所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云回雨歇天欲晴”,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云彩散去,雨水停止,天空即将放晴。这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希望与期待。

接着,“鹁鸠唤妇皆和声”一句,通过鹁鸠呼唤配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鹁鸠的叫声“和声”不仅表现了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山南山北树阴里,欢然相趁争飞鸣”进一步描绘了鹁鸠在树荫下欢快追逐、鸣叫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这一画面与诗人自身的处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然而,最后一句“伊予流窜止平乐,妻孥尚寄潇湘城。五岭横空唤不闻,不如鹁鸠犹有情”则揭示了诗人的现实困境。他被流放至平乐,妻子儿女仍留在潇湘城,而五岭之遥,鹁鸠的呼唤也听不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家人分离的痛苦,也表达了对自由与团聚的强烈渴望。与鹁鸠相比,诗人感到自己在情感上显得更为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闻彦和过桂州(其一)

人臣难有己,况复顾其家。

忘家以徇国,致主为勋华。

割爱非不仁,成功讵能加。

御史殿中杰,指摘生疵瑕。

昔如鹄矫云,今如兔罹罝。

省符到房陵,驱逐殊喧哗。

即日出门去,形影自天涯。

羁皇携众雏,惊散随风沙。

渺漭失处所,何由书报嘉。

君心固已定,闻者空伤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闻彦和过桂州(其二)

削迹投炎荒,有吏督其后。

一州一易之,稍缓辄訾诟。

所历多官僚,岂无亲且旧。

前车覆未遥,不敢略回脰。

谁谓桂岭僧,于君独勤厚。

沐浴君发肤,浣濯君领袖。

使君霜柏姿,凛凛出尘雾。

真风绝顾瞻,高义激颓仆。

乃知世外情,非复世间构。

呜呼君何忧,时命不终缪。

形式: 古风

自警

看书勿苦多,多看目力眊。

作文勿苦多,多作心力耗。

初虽莫觉悟,久乃成悔懊。

维心神所居,惟目神所造。

开阖出入间,神伤气亦暴。

所以古真人,丁宁有深告。

平时当勤行,况复处炎燠。

况复病初愈,力始胜巾帽。

老母在乡邦,倚门望佳报。

尤宜决择精,全神以自好。

收目以内视,冥心以存奥。

气舒形康强,外务一除扫。

生理保安完,天恩垂覆帱。

归看老莱衣,欢欣长舞蹈。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感叹

一犬捕执将祭神,群犬随之号极声。

恶伤其类乃如此,虽至苟贱亦有情。

人于天地最为贵,诗书礼乐开聪明。

推恩尚欲极万物,而况等列皆簪缨。

奈何心忍所不忍,相残相贼争功名。

因知微畜反可尚,使我感叹无由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