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栖迟客异县,名氏藏丹丘。

希世非夙尚,素餐愧前修。

日耗大仓陈,一饱宽百忧。

眷焉抚平生,信亦无几求。

蒙笼小窗底,图史漫不收。

篝灯揩病眼,昏花乱蚍蜉。

愚儒未忘世,抚事非所谋。

不如遂捐书,卒岁以优游。

怀胶睨昆墟,浊浪排高秋。

知难有明训,吾其老锄耰。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夜坐》是宋代诗人朱松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深时分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

首句“栖迟客异县,名氏藏丹丘”,诗人以“栖迟”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身处他乡,远离故乡,而“名氏藏丹丘”则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丹丘这样的仙境中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接着,“希世非夙尚,素餐愧前修”,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利的淡然态度,认为追求名利并非自己的初衷,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像先贤那样有所作为感到惭愧,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精神。

“日耗大仓陈,一饱宽百忧”,描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满足,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一顿饱食来缓解生活的种种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物质需求的节制。

“眷焉抚平生,信亦无几求”,诗人回顾一生,感慨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其实不多,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漠。

“蒙笼小窗底,图史漫不收”,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小窗下阅读的情景,虽然书籍众多,但并未引起他的兴趣,这反映了诗人更注重内心的体验而非外在的知识积累。

“篝灯揩病眼,昏花乱蚍蜉”,写出了诗人因长时间阅读而眼睛疲劳的情景,以及在昏暗灯光下的不适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夜读的场景。

“愚儒未忘世,抚事非所谋”,诗人虽自称“愚儒”,但并未完全脱离尘世,对于现实世界的事务仍有关注,但又意识到这些并非自己所能解决的问题,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超脱的态度。

最后,“不如遂捐书,卒岁以优游”,诗人决定放弃书本,以悠闲自得的心态度过余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怀胶睨昆墟,浊浪排高秋”,诗人想象自己站在高处,俯瞰群山,面对着滚滚的江水,感受着秋天的凉意,这种景象既壮阔又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

“知难有明训,吾其老锄耰”,诗人深知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但他愿意以老迈之躯,继续耕耘,以实际行动面对生活,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二首(其一)

铿然一叶脱,中夜叹以惊。

及兹遂摇落,风露漭难平。

晼晚愁自滋,淹留謇何营。

腾腾任天运,庶几得吾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怀二首(其二)

中郎章句儒,失身徇邦仇。

一叹不自知,邂逅死孤囚。

凛凛南昌仙,斗食身百忧。

渺然元始后,灭迹不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围棋

投老一寸心,独立无攀缘。

兀兀不自聊,愔愔谁与宣。

时有素心人,一枰奉周旋。

得隽非至数,三捷亦偶然。

危思寄方罫,积威下虚弦。

骄矜不须臾,奔北已可怜。

志士珍短景,顾谓璧可捐。

圣门未及藩,远道要著鞭。

缅想运甓翁,操具投长川。

自强圣所臧,怀哉抚韦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谈命

岑寂契心赏,栖迟幸身闲。

却扫味道腴,未厌藜藿悭。

久绝子公书,羞访季主关。

肯为空际尘,起此胸中山。

历翁推始生,邂逅杯酒间。

自今半运中,且作尺蠖跧。

萧萧两鬓发,已白不复斑。

功名日以疏,落落难强颜。

譬如坐稳人,正苦步作艰。

夸毗付馀子,彼哉谢追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