觞流浈曲

水绕山环路几重,乐游谁放酒杯空。

展茵石上荫幽翠,浮斝波间堕落红。

南涧衣冠今日再,兰亭赋咏此情同。

稀奇物色迷人目,疑在山阴罨画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宴饮图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水绕山环的自然景观与宴饮的欢愉氛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水绕山环路几重”,开篇即以山水为背景,勾勒出蜿蜒曲折的道路,暗示了宴饮之地的隐蔽与幽静。接着,“乐游谁放酒杯空”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宴饮之乐的无尽与自由,仿佛酒杯中的美酒可以无限畅饮,乐游之情不受任何束缚。

“展茵石上荫幽翠,浮斝波间堕落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宴饮时的场景。茵席铺展于青石之上,绿树荫蔽,一片幽静;而酒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漂浮,映照着落日余晖,红艳如火。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宴饮的奢华与雅致,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南涧衣冠今日再,兰亭赋咏此情同”则将宴饮的地点与历史上的名胜兰亭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人风雅生活的追忆与向往。南涧与兰亭虽非同一处,但在此刻,两者的情感共鸣,使得这场宴饮显得格外有意义。

最后,“稀奇物色迷人目,疑在山阴罨画中”两句,以“稀奇物色”形容宴饮之地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之中。这种将现实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表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宴饮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

朱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马台诗(其一)

楚项英雄不在支,筑台耽戏玩乌骓。

八千子弟誇豪霸,百二河山笑转麾。

何事作疑疏亚父,自甘倚帐哭虞姬。

空留故址谁登览,往事萧条竟莫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戏马台诗(其二)

绣衣不果共追游,戏马台荒百草稠。

山掩碧溪流水咽,人归乌渡故乡羞。

独留古迹龙王庙,那见春风燕子楼。

何事当年骓不逝,满天明月楚歌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戏马台诗(其三)

拟上高楼第几层,玉壶携酒不成登。

长江台下留今古,荒址山头历废兴。

时到人心崇泰运,势倾天意困阴陵。

乌江一去船何在,恨煞无槎可借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戏马台诗(其四)

筑台戏马气何高,云窅乌江枉自劳。

逐鹿惟亡秦社稷,逝骓终愧汉英豪。

尘封碑碣苍猿树,云锁寒山孤兔号。

千载胜游还不果,空将醉兴作挥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