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戏马台荒凉的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首联“绣衣不果共追游,戏马台荒百草稠”以绣衣象征昔日繁华,却未能成行,反衬出戏马台如今荒芜的现状,百草丛生,一片萧瑟。颔联“山掩碧溪流水咽,人归乌渡故乡羞”运用拟人手法,山掩碧溪,流水仿佛在呜咽,暗示着历史的哀伤;人归乌渡,故乡似乎感到羞愧,暗含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颈联“独留古迹龙王庙,那见春风燕子楼”对比鲜明,龙王庙虽存,却不见昔日燕子楼的春风,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悲凉。尾联“何事当年骓不逝,满天明月楚歌讴”则借历史典故,问为何当年的战马不能继续前行,满天明月下,楚歌依旧回荡,寓意着英雄末路的无奈与历史的沉思。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衰败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