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像

钱唐江中涛似雪,钱唐湖头好花月。

钱唐女儿苏小小,艳质清歌两奇绝。

纱窗梦回春己深,黄梅雨润越罗衾。

䰀?结偏倦梳掠,袖携檀板愁萦心。

冶容诲淫古所鄙,千载尚犹传画史。

却忆当年桓少君,鹿车共挽归乡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苏小小像》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以及主人公苏小小的形象。诗的前两句“钱唐江中涛似雪,钱唐湖头好花月”展现了钱塘江水波涛汹涌如雪,湖光月色下的杭州景色宜人。接着,诗人将焦点转向苏小小,赞美她不仅容貌出众,歌声更是动人心弦,称其为“艳质清歌两奇绝”。

诗中“纱窗梦回春已深,黄梅雨润越罗衾”描绘了苏小小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中,被黄梅雨滋润的梦境和她的生活情态。然而,“鬒鬋结偏倦梳掠,袖携檀板愁萦心”则揭示了她内心的愁绪,即使美丽如斯,也难掩心中的哀愁。

最后两句“冶容诲淫古所鄙,千载尚犹传画史”,诗人指出尽管苏小小以冶艳的容颜被人误解,但她的故事仍被后世流传,成为画史上的佳话。诗的结尾借古事表达了对苏小小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她与桓少君那段简朴爱情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苏小小形象的细腻描绘,既赞美了她的美丽与才情,又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沉思。

收录诗词(560)

袁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吴敬德之济宁

黄河冰泮春水生,张帆溯流三日程。

买鱼酤酒入闸去,柳岸桑畦啼早莺。

歌风台前尘眯目,道路征车声辘辘。

秪今边徼静烽烟,百丈纤船随处宿。

济州城下旧曾游,少年历览今白头。

秦碑汉碣尚壁立,大书深刻蟠蛟虬。

太白酒楼高百尺,东望青山是邹峄。

市井虽经劫火馀,风景不殊还似昔。

送君娄曲柳色浓,大船挝鼓声隆隆。

归涂拟蹋梅黄雨,莫待霜林枣子红。

形式: 古风

张溪云耕读图

雨过青山麓,溪流涨新绿。

麦熟雉将雏,桑老蚕上簇。

荷锸朝出耕,释耕还读书。

行行负薪诵,咄咄带经锄。

门无石壕吏,户有毕卓瓮。

客至辄倾尝,嬉笑杂嘲讽。

此非桃花源,乃是朱陈村。

儿女毕婚嫁,含饴弄诸孙。

于戏髯张非画史,才比中郎亦无子。

空留遗墨在人间,竹屋荒凉月如水。

形式: 古风

赠刘宗永

曹魏制墨推韦氏,后来独数南唐李。

李家父子艺绝伦,徙居歙岭由易水。

胶煮鹿角松花烟,剑脊小饼双龙骞。

坚能削木黑点漆,好事宝藏今尚传。

蒲潘郭叶宋诸子,姓名班班书墨史。

近代西江朱万初,龙香上贡奎章里。

嗟予老病卧山林,时磨破砚临来禽。

清晨有客叩户入,手抱豹囊操楚音。

自言家本庐陵住,金粟冈头钓游处。

南穷五岭北燕然,澒洞风尘未能去。

少年结客轻公侯,五陵豪侠同追游。

黄金散尽黑貂敝,空馀老气横高秋。

却埽烟煤开瓮牖,梣汁和胶审时候。

丹砂紫沈脑麝金,万杵春雷鸣铁臼。

一螺玄玉莹无瑕,时时抱送文章家。

得钱酤酒开小口,醉蹋明月欹乌纱。

我闻此语重感慨,兵后高门几家在。

绣衣纨裤走乱离,无术终填沟壑内。

只今车马四海同,大船挝鼓扬轻篷。

西溯宫亭过章水,投老还乡谁似公。

形式: 古风

鹤瓢山房图

鹤瓢山房,大隐所居,乃在泰伯三让里,虽道迫廛市。

山林如鹤瓢,仙者玉为质,紫髯猬磔目点漆。

小谪人间甲子初,那计缑桃几偷吃。

丹成不肯独长生,时施狡狯苏罢民。

金针幻作黍珠境,跛痾积逮皆能行。

既识鹤瓢胜,按图入冥想,彷佛得要领。

长藤古木路迂回,飞泉落涧声喧豗。

不放落红随水去,恐引辟地秦人来。

鹤可骑,瓢可酌,酌罢县瓢身上鹤。

世人仰望不可亲,谡谡松风号万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