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时彻的《隐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居图景。首句“岛屿春常在”,展现出隐居之地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选择。接下来的“桃源路不迷”借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山禽冲雾落,野鹿抱霞栖”两句,通过生动的动态画面,描绘出山中动物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化了隐居环境的恬静与和谐。青松蔓引,象征坚韧与长寿,碧草悬崖,显现出生机盎然的山野景色。
最后两句“逍遥堪避世,从此觅丹梯”,诗人直接表达了隐居生活的逍遥自在,以及对仙道追求的向往,暗含着对尘世纷扰的避世之心和对精神归宿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