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善伯之潮州

岭头秋尽枉高车,便向潮阳应辟书。

行迹欲同沙塞雁,文章应走恶溪鱼。

中宵剪烛论心地,十载传缄识面初。

幸是英豪为共事,故人无复叹离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送魏善伯之潮州》是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的作品,通过“岭头秋尽”、“潮阳应辟书”的开篇,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不舍。诗人以“行迹欲同沙塞雁,文章应走恶溪鱼”两句,巧妙地将友人的旅途比作艰难的迁徙,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才华横溢,其文章可能如同鱼儿游过恶溪,虽历经险阻,却依然保持其独特魅力。

“中宵剪烛论心地,十载传缄识面初”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深夜长谈的情景,以及他们初次相识时的深刻印象。这种情感的深度和长久的记忆,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幸是英豪为共事,故人无复叹离居”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事的幸运,以及对分别的淡然态度,展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还蕴含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祝福与期待,以及对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的怀念,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贺胡韶先举孙

昔时见子初生子,今日佳儿已抱儿。

家庆便多庭下彩,乡书遥慰鬓边丝。

灰馀炉火重增焰,霜后高松渐著枝。

三十年来天一转,深杯相对好开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彭飞云刺史见访

今世须才致治平,古人机略见先生。

剖符旧化三巴俗,伏轼曾降七十城。

幕府每闻飞健檄,席门何自枉高旌。

天南贱子能扪虱,坐听高谈为洗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张穆之移家东安

村浦停舟倚浪花,叩门辞我日将斜。

殷勤说与相寻路,千岁藤边独一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舟夜

夜寒犹自拥秋衣,水底星河数雁飞。

空得家书无一字,满缄稠叠寄当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