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正仲屯田游广教寺

春滩尚可涉,不惜溅衣裾。

古寺入深树,野泉鸣暗渠。

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

落日还城郭,人方带月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春天的河滩仍能涉水过,我不怕衣服溅湿。
古老的寺庙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野外的泉水在暗渠中潺潺作响。
饮酒时搭配着茶具,山间的蕨类蔬菜成了盘中的佳肴。
夕阳西下,我返回城郭,人们还在月光下劳作。

注释

春滩:春天的河滩。
涉:涉水。
不惜:不怕。
溅衣裾:衣服溅湿。
古寺:古老的寺庙。
深树:茂密的树林。
野泉:野外的泉水。
鸣暗渠:在暗渠中发出声音。
酒杯:酒杯。
参:搭配。
茗具:茶具。
山蕨:山间的蕨类。
间盘蔬:盘中的蔬菜。
落日:夕阳。
城郭:城池。
人方:人们正在。
带月锄:在月光下劳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游历广教寺的场景。首句"春滩尚可涉"写出了早春时节,河水上涨虽有浅滩,但诗人兴致勃勃,不畏湿鞋。"不惜溅衣裾"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冒险的乐趣。

"古寺入深树"描绘了寺庙隐匿于浓密的树林之中,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气氛。"野泉鸣暗渠"则通过泉水在隐蔽渠道中的潺潺声,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和生机。

"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品茗野餐的惬意生活,山蕨等野菜作为菜肴,体现了他们亲近自然的简朴乐趣。

最后两句"落日还城郭,人方带月锄"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与朋友带着月光返回城市,农田上的人们仍在劳作,画面生动地展示了乡村生活的节奏和农耕文化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与田园生活的画卷,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热爱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

湖壖此兴硙,许俗见仍稀。

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

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与浔阳舍弟别

昭亭潭上水,下与九江通。

去客解轻舸,落潮乘顺风。

回头迷远树,没背见飞鸿。

寂寞还蓬巷,桓彝宅近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与夏侯绎张唐民游蜀冈大明寺

秋叶已多蠹,古原看更荒。

废城无马入,破冢有狐藏。

寒日稍清迥,寒山分漭苍。

田衣指白水,此下是雷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

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

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

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