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叶已多蠹,古原看更荒。
废城无马入,破冢有狐藏。
寒日稍清迥,寒山分漭苍。
田衣指白水,此下是雷塘。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与友人游历蜀冈大明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秋叶已多蠹"写出了秋叶因虫害而枯黄凋零,透露出一种衰败的气息。"古原看更荒"进一步强调了原野的荒凉,古老的土地显得更加空旷寂寥。
接下来的两句"废城无马入,破冢有狐藏"通过描绘废弃的城市无人迹,破败的坟冢中可能隐藏着野兽,展现了环境的荒芜和生机的缺失。"寒日稍清迥"描绘了寒冷的日光洒在荒原上,使得景色更为清晰而凄凉。"寒山分漭苍"则以冷色调的山峦,映衬出广阔而苍茫的意境。
最后两句"田衣指白水,此下是雷塘"暗示了他们正沿着一条指向白色河水的道路前行,而前方就是雷塘,这可能是地名,也寓含着诗人对未知的旅程和历史沉淀的联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蜀冈的荒凉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变迁和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共游的淡淡哀愁。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
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
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
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
山僧邀我辈,置酒比陶潜。
紫蕨老堪食,青梅酸不嫌。
野蜂时入座,岩鸟或窥檐。
薄暮未能去,前溪月似镰。
冰消湖已绿,渺渺鸭头春。
船学吴儿刺,吟稀楚老新。
对山怜去鸟,隔树识游人。
谁念沧江上,风柔采白蘋。
丫头石虽断,文字未全讹。
年算赤乌近,书疑黄象多。
几时经霹雳,异代见干戈。
更与千秋看,松煤定费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