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四兄雪夜韵

夏虫不知冰,越犬不识雪。

我独冰雪间,肘见冠缨绝。

青灯挂长檠,文字夜涉猎。

问米米已无,问酒酒已竭。

当时陶渊明,同日无此阙。

置书忽不乐,面壁卧呕噎。

虫犬两不如,悲歌聊一发。

形式: 古风

翻译

夏天的虫子不知道什么是冰,南方的狗没见过雪。
我独自处在冰雪世界,袖口可见衣冠的华丽断裂。
青色的油灯挂着长长的灯架,夜晚我在研读文字。
询问粮食已经没有,酒也已经喝完。
那时的陶渊明,也没有这样的困苦。
放下书本忽然感到不快,面对墙壁躺着痛苦不堪。
连虫狗都不如,只能悲伤地唱出心中的哀歌。

注释

夏虫:比喻无知的人。
冰:寒冷的冰。
越犬:指南方的狗, 指代不熟悉北方气候的人。
雪:雪。
独:独自。
冠缨:古代官帽上的装饰, 这里象征华贵。
青灯:油灯。
长檠:长柄的灯架。
涉猎:广泛阅读。
米:粮食。
酒:酒。
陶渊明:东晋诗人, 以隐居著称。
阙:欠缺, 困境。
置书:放下书本。
面壁:面对墙壁。
呕噎:形容极度痛苦。
不如:不及。
悲歌:悲伤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享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以"夏虫不知冰,越犬不识雪"开篇,借此比喻自己与常人不同,有着更为深远的感受和理解。接着"I独冰雪间,肘见冠缨绝"表达了诗人在冰雪之中独自徜徉,甚至连衣袖上的装饰都被冰雪覆盖,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显示出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

"青灯挂长檠,文字夜涉猎"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研读书籍的情景,"问米米已无,问酒酒已竭"透露出诗人的清贫生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内心的宁静和对知识的追求。

"当时陶渊明,同日无此阙"中,诗人提到了东晋时期的隐逸之士陶渊明,与自己置身于自然界、远离尘世的生活相呼应。紧接着"置书忽不乐,面壁卧呕噎"则表现出诗人偶尔也会感到悲凉和孤独,但他选择了面向墙壁静坐,以此来平复自己的情绪。

最后"虫犬两不如,悲歌聊一发"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他虽然不能像虫儿犬子那样不知世事,但他仍旧会发出悲凉的吟唱,这也许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宣泄和寄托。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知识和文学的热爱。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次四兄韵答许下诸公

群雄将风骚,敌若攻守墨。

公将百万兵,如一剧孟足。

间楚或挥金,伐虞还取玉。

使我备偏裨,授书防败辱。

安敢凯旋歌,直可向师哭。

短兵不须接,长城已完筑。

畏强我但守,用奇公自出。

入垒畏膝行,免冠谢头秃。

论功毂可丹,锡命绶当绿。

顾我老更痴,猛虎空手触。

形式: 古风

次韵王立之雪中以酒见饷

朔云惨惨驱朝暄,龙沙一尺人相怜。

寒猿哀啸失山木,饥鹤仰唳空舞天。

当年补天真戏尔,不知修月何时已。

坐烦耆旧说辛卯,至遣儿童忧甲子。

城中米价贵如玉,举家倒廪无斗粟。

千金狐裘岂易得,百结鹑衣不堪鬻。

我生但识茅与菅,何曾过眼逢瑶璠。

辱君新诗问所似,欲辨不敢非忘言。

开壶酌酒浇我胸,酒酣起舞颜为红。

会见东风扫冰雪,江梅塞柳烦春工。

形式: 古风

次韵四兄芦(其二)

碧芦自愁绝,黄芦正枯折。

宵征雁影孤,堕此桥下月。

形式: 五言绝句

次韵集津兄会群从王敦素宿王立之园明日西征马上寄示诸人

秋高访幽居,风急桑未落。

天寒鸡犬静,地僻门巷阔。

主人避世贤,自说久栖泊。

呼儿出樽罍,梨栗亦不恶。

宾客四五人,谈笑动林薄。

夜阑惨无欢,离忧倏中作。

伯也天下士,千金轻一诺。

挥斥杨墨徒,正是邹鲁学。

如何但银鱼,生事了无托。

惜哉桃李姿,见笑葵与藿。

鸡鸣驱车行,令人意参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