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集津兄会群从王敦素宿王立之园明日西征马上寄示诸人

秋高访幽居,风急桑未落。

天寒鸡犬静,地僻门巷阔。

主人避世贤,自说久栖泊。

呼儿出樽罍,梨栗亦不恶。

宾客四五人,谈笑动林薄。

夜阑惨无欢,离忧倏中作。

伯也天下士,千金轻一诺。

挥斥杨墨徒,正是邹鲁学。

如何但银鱼,生事了无托。

惜哉桃李姿,见笑葵与藿。

鸡鸣驱车行,令人意参错。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高气爽时拜访隐居之处,秋风吹过桑叶尚未凋零。
天气寒冷,鸡犬都安静下来,偏远的巷弄显得格外宽敞。
主人是个避世的贤者,他自己说长久以来就在这里安居。
他招呼孩子拿出酒杯,连梨栗这样的粗食也觉得美味。
宾客有四五人,谈笑间触动了山林的寂静。
深夜悲凉,离别的愁绪突然涌上心头。
他是天下闻名的贤士,视承诺如千金般珍贵。
他排斥杨朱墨翟的学说,坚守的是儒家邹鲁学派的教诲。
为何只满足于微薄的俸禄,生活无依无靠。
可惜他的才华如同桃李,却只能被葵藿嘲笑。
鸡鸣时驾车离去,让人内心纷乱复杂。

注释

秋高:天气晴朗,秋季已深。
幽居:隐居的地方。
风急:秋风猛烈。
桑未落:桑叶未落尽。
天寒:天气寒冷。
鸡犬静:鸡犬无声。
地僻:地方偏僻。
门巷阔:巷子宽广。
避世贤:隐居的贤者。
久栖泊:长久居住。
呼儿:唤来孩子。
樽罍:酒杯。
梨栗亦不恶:即使是梨栗这样的粗食也觉得不错。
谈笑动林薄:谈笑声惊动了山林的宁静。
夜阑:深夜。
离忧:离别之忧。
伯也:指那位贤士。
千金轻一诺:视承诺为重。
挥斥:排斥。
杨墨徒:杨朱墨翟的信徒。
邹鲁学:儒家邹鲁学派。
银鱼:古代官吏的微薄俸禄。
生事:谋生。
桃李姿:比喻人的才华。
鸡鸣驱车行:清晨驾车离开。
意参错:心情复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幽静居所景象。开篇“秋高访幽居,风急桑未落”,诗人在深秋时节访问了一个偏僻的住宅,周围的桑树叶子还未完全落下,显得异常急促,这是因为秋风吹拂过残留的桑叶,给人一种季节更替的紧迫感。

接下来的“天寒鸡犬静,地僻门巷阔”则描绘出一个冷清而宁静的环境。天气转凉,连鸡狗都不愿意出来活动,而住宅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门前小巷也显得异常宽阔,加深了这种幽居的感觉。

主人是一个避世之人,“主人避世贤,自说久栖泊”,他以自己的智慧和修养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且对此感到满足,认为这是长期的栖息之所。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这种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

接着是“呼儿出樽罍,梨栗亦不恶”,主人叫自己的孩子出来饮酒,同时享用梨子和栗子等果实,这里的场景温馨而宁静,体现了隐居生活的安逸与自足。

“宾客四五人,谈笑动林薄”则描写了一群朋友聚集在这里,他们的谈话声和笑声让周围的树林也似乎被激活,这里的人数不多,但气氛却异常热烈。

然而到了夜晚,“夜阑惨无欢,离忧倏中作”,诗人感到了一种孤独与离愁。随着夜色的渐浓,这种情绪在心头蔓延开来,使得原本的欢乐气氛不再。

“伯也天下士,千金轻一诺”则是诗人对于朋友间承诺的重视。他认为,对于那些真正的学者和志同道合的人来说,即便是一诺之转,也胜过千两黄金,这种信守承诺的精神,是诗人所推崇的。

“挥斥杨墨徒,正是邹鲁学”中,“挥斥”意味着不受拘束,而“杨墨”则是古代书写用具的名称,指代文人墨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真正追求学问,不为物欲所羁绊者的赞赏,这种精神正体现了儒家和道家的学说。

接着,“如何但银鱼,生事了无托”则是一种感慨。诗人面对眼前的美好生活,却感到一种无法寄托的情愫。即便是那些看似华丽的物质享受(如银鱼),在诗人的心中,也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无法真正托付。

“惜哉桃李姿,见笑葵与藿”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这里的“桃李”象征着才子佳人,而“葵与藿”则是野草,比喻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诗人感到可惜的是,那些原本引以为豪的美丽景象,终将被世人所笑谈。

最后,“鸡鸣车行,令人意参错”则是一种无奈和困惑。在鸡叫时分,该出门的人不得不匆忙上路,这种场景让人的心情也变得紊乱和迷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幽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之士的赞赏,以及对生命中的美好与易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学问、友情和承诺的重视,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心境复杂性。

收录诗词(180)

晁冲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 字:叔用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
  • 生卒年:1094~1097

相关古诗词

纪愁

北风吹我裳,夏潦漂我屋。

牛羊践我稼,雀鼠耗我谷。

雪寒堕我指,雨淫疾我腹。

朝行桑榆间,秋序伤远目。

莫涉水之涯,含沙中两足。

揽辔马病黄,伏轼舆脱輹。

陟山既见虎,还舍乃对鵩。

一沐三握发,十饭九不肉。

先生昔离垢,居士今耐辱。

饱闻戒畏涂,那知有沈陆。

形式: 古风

拟一上人怀山之什

中夜雪打窗,灯暗火照屋。

袖手地炉火,瓶声起丝竹。

忆我故山房,松风韵崖谷。

山空牛斗寒,寺静鱼鼓肃。

西寨鹿不归,东岭鹤独宿。

更想醉翁亭,两峰高并玉。

形式: 古风

陆元钧寄日注茶

我昔不知风雅颂,草木独以茶比讽。

陋哉徐铉说茶苦,欲与淇园竹同种。

又疑禹漏税九州,橘柚当年错包贡。

腐儒妄测圣人意,远物劳民亦安用。

含桃熟荐当在盘,荔子生来枉飞鞚。

羊俎异好亦何有,蚶菜殊珍要非奉。

君家季疵真祸首,毁论徒劳世仍重。

争新斗试誇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

老夫病渴手自煎,嗜好悠悠亦从众。

更烦小陆分日注,密封细字蛮奴送。

枪旗却忆采撷初,雪花似是云溪动。

更期遗我但敲门,玉川无复周公梦。

形式: 古风

和十二兄五首(其五)

我家溱洧间,春水色如酒。

嵩少在吾旁,日夕意亦厚。

田园虽不广,幽兴随事有。

药畦灌陈根,芋区采骈首。

春郊饷耕徒,秋社接酒友。

饱诵传家书,促酿供客酎。

益知简易真,未愧疏拙丑。

迩来居东都,物色不见柳。

造次遇摧折,荏苒及衰朽。

欲归便可尔,未知公果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