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次子返韵

凉夜翛然睡欲成,蛩声故故枕边鸣。

儒冠潦倒蓬双鬓,佛殿蒙茸草数茎。

止酒久閒深浅盏,抛书空冷短长檠。

月斜炤影真堪笑,枯木巉岩太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深夜难眠的文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环境的映照。

首联“凉夜翛然睡欲成,蛩声故故枕边鸣”,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凉爽的夜晚,诗人似乎即将入梦,但耳边却传来阵阵蟋蟀的鸣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也打断了诗人的思绪。这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通过蟋蟀的叫声反衬出夜晚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不安。

颔联“儒冠潦倒蓬双鬓,佛殿蒙茸草数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形象。他以“儒冠”自喻,表明自己虽身着儒士之冠,但“潦倒”二字则揭示了他现实中的落魄与失意。同时,将自己比作“蓬鬓”,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而“佛殿蒙茸草数茎”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佛教的向往或内心深处对于超脱世俗的渴望,但现实中的佛殿却被杂草覆盖,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颈联“止酒久閒深浅盏,抛书空冷短长檠”,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对现状的无奈。他已很久没有饮酒,手中的酒杯显得既深且浅,暗示了他对过去放纵生活的回忆与对当前节制状态的接受。同样,他将书本抛在一旁,灯檠(灯架)显得既短且长,可能意味着他放弃了对知识的追求,或是对过去学习时光的怀念。

尾联“月斜炤影真堪笑,枯木巉岩太瘦生”,以月光下的影子和枯木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与感慨。月光斜照下的影子,看似可笑,实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枯木巉岩太瘦生”一句,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自嘲,以及对未来的一丝希望与坚持。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寐忆元兄南行三首(其一)

暗风吹雨夜萧森,布被支吾冷不禁。

老别匪徒三日恶,淡交奚止十年深。

床头饥鼠纵横出,阶下寒蛩断续吟。

遥忆孤舟芦荻岸,有谁同我此时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不寐忆元兄南行三首(其二)

带甲纷纷正满天,定中何故忽飞翻。

漫寻野鸭桥边鸭,莫听青猿洞口猿。

调众五千犹可事,得人一二最难言。

巾瓶日夕閒来往,珍重眉毛与结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不寐忆元兄南行三首(其三)

先师灵骨可怜生,偏袒群然左右争。

妄意猜枚同出手,从今孤掌苦难鸣。

病躯霜后芭蕉树,俭岁墙阴荠菜羹。

寄语诸方云水客,柴门虽设罢逢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梦人牛头访元兄不值

芙蓉两岸飒然秋,世梗其如道路悠。

北去无心看马耳,南寻有梦到牛头。

危梯欲断孤云冷,病叶先飞百鸟愁。

见说西江风稳便,月明夜上钓鱼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