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二月的风光渐渐明媚,边疆守卫却未能归还。
青春年华我独自珍爱,只为你在杨柳下攀折相赠。
飘落的柳絮沾满衣袖,低垂的柳条轻拂发髻。
怎能忍受音讯全无,只能泪流满面遥望阳关。

注释

风光:春天的景色。
三边:古代对边疆地区的泛称。
戍:守卫边疆。
妾:古代女子自称,表示谦卑。
杨柳:象征离别和思念。
音信断:没有消息或联系。
阳关:古代边关名,常用来指代离别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二月时节,对远方戍边的丈夫充满思念之情。"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丈夫依旧未归的孤独感。"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则透露出女子珍视自己的青春,同时通过折取杨柳来寄托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这一句不仅描写了杨柳的姿态,更通过细腻的动作传达了女子细致入微的情感。最后两句"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则表达了女子对远方音信的渴望与失望,以及面对着阳关(古代边塞的一个地名)时所流下的泪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感情与大自然相结合,使得这份思念之情显得更加深远和凄凉。

收录诗词(32)

崔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 字:澄澜
  • 籍贯: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
  • 生卒年:shí)(671年-713年

相关古诗词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

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

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

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怀戎前策备,降女旧因修。

箫鼓辞家怨,旌旃出塞愁。

尚孩中念切,方远御慈留。

顾乏谋臣用,仍劳圣主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

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

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