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

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

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

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沁园的东郊之外,华丽的车驾缓缓游荡。
湖边的水榭适合适时登临,山上的楼阁则在傍晚时分欣赏风景。
宴席上仿佛有天仙贵客,杯中美酒带来臣子的喜悦。
皇帝的言辞如神明般高悬,我这微臣只能私下仰望。

注释

沁园:古代园林名。
鸾驾:指帝王乘坐的华贵车辆。
陟:登、上升。
山楼:建在山上或高楼。
天女:神话中的仙女,此处可能象征尊贵人物。
宸象:皇帝的言行,代指皇家威严。
微臣:谦称自己地位低微的臣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沁园东郭外举行的宴会景象,宴会地点是在一个风光旖丽的地方。"鸾驾一游盘"表明宴会的豪华与非凡,似乎连仙界的车马也来到人间参与这场盛会。诗人通过"水榭宜时陟"和"山楼向晚看"两句,勾勒出时间流转和空间变迁的情境,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水边到山楼,一直持续到傍晚。

"席临天女贵"一句中,"席临"意味着就座,而"天女贵"则是对宴会主角色的尊称,这里指的是长宁公主,表明宴会的高贵与隆重。紧接着"杯接近臣欢"则描写了宾客之间相互敬酒,气氛融洽。

最后两句"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中,"圣藻"可能指代宴会上的华丽装饰,而"悬宸象"则是对这些装饰的美好形容。"微臣"自谦之词,表示诗人对于这场盛宴的仰望与赞叹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个高贵、华丽且充满欢乐气氛的宴会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主角色的尊敬以及对这场盛会的欣赏。

收录诗词(32)

崔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 字:澄澜
  • 籍贯: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
  • 生卒年:shí)(671年-713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怀戎前策备,降女旧因修。

箫鼓辞家怨,旌旃出塞愁。

尚孩中念切,方远御慈留。

顾乏谋臣用,仍劳圣主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

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

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幸白鹿观应制

御旗探紫箓,仙杖辟丹丘。

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

臣朔真何幸,常陪汉武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