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惟大士赞(其十)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补陀小白花山上,弗听流莺啼一声。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居简的《常思惟大士赞》系列中的第十首,通过“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开篇,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则进一步阐述了在动静变化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不被外物所动,不生妄念。"补陀小白花山上,弗听流莺啼一声"以补陀山上的小白花和未听到流莺啼声为喻,象征着修行者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境界的描绘,表达了对内心清净、超脱尘世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精神境界的深刻探讨和追求。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常思惟大士赞(其十一)

篮盛鱼,不盛水。弗自噇,提入市。

秤子无星,钩头有饵。

形式: 押[纸]韵

常思惟大士赞(其十二)

为散乱人,现如是相。方其定时,孰为此像。

定乱一如,此像亦无。若言无像,天地悬隔。

形式:

布袋赞(其一)

赤脚才穿市,回头便笑人。

手中果何物,弄物不知名。闭眼瞌睡,开眼业识。

便恁么去,著甚死急。

形式:

布袋赞(其二)

背后曾开鬼眼睛,虽然有眼又无筋。

问他睹史宫中事,拈得乾鱼举似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