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其七)秋萤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

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

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玉虬在宁静的夜晚闪烁,金萤在傍晚的凉意中照亮。
光芒含蓄仿佛月光漂浮,带着火焰却畏惧严寒的霜降。
斑斓的光彩环绕着空窗,落花飘舞绕过闺房。
如果帘幕下的人不知疲倦,应当懂得珍惜这余下的光芒。

注释

玉虬:玉制的龙形装饰物。
静夜:宁静的夜晚。
金萤:金色的萤火虫。
晚凉:傍晚的清凉。
含辉:含着光辉。
泛月:像月光般漂浮。
怯凌霜:畏惧寒冷的霜冻。
散彩:散射出彩色的光芒。
虚牖:空敞的窗户。
洞房:闺房,内室。
下帷:放下帘幕。
不倦:不知疲倦。
馀光:剩余的光芒。

鉴赏

在这首诗中,骆宾王以精湛的笔法描绘了一幅秋夜萤火辉映的图景。"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两句设定了清冷寂寞的秋夜场景,"玉虬"喻指月光,"金萤"则是对萤火的美称,这里将萤火比作金色,既映衬出萤火的明亮,也反衬出夜晚的凉意。

接着的"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进一步渲染了萤火与秋夜的关系。"含辉"表明萤火仿佛拥有了一种神秘而柔和的光芒,而这种光芒又像是能与夜空中的月亮相互辉映,增添了诗意的梦幻色彩。"带火怯凌霜"则描绘出萤火在寒冷的秋夜中依然不屈不挠,似乎有着挑战严寒的勇气。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两句转向了室内情境。"散彩"暗示萤火光芒在空寂之中随风舞动,而"萦虚牖"则是说这些光芒似乎穿过了窗棂,渗透进了室内。"飘花绕洞房"则形象地将萤火比作飘落的花瓣,将其环绕在洞开的门窗之间,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的"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的珍惜之情。"下帷"指的是夜深人静时分,人们开始休息,而"如不倦"则是说萤火似乎还在持续地闪烁,不愿意结束这短暂的光芒。而"当解惜馀光"则显露出诗人对于这份美好而易逝的秋夜之景的珍视与留恋,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延长这份美好的时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萤火、月亮和秋夜凉意的描绘,展现了骆宾王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他那细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29)

骆宾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 生卒年:约619—约68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其九)秋雁

联翩辞海曲,遥曳指江干。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

何当同顾影,刷羽泛清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其三)秋蝉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

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

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其四)秋露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

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

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

别有吴台上,应湿楚臣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王明府参选赋得鹤

振衣游紫府,飞盖背青田。

虚心恒警露,孤影尚凌烟。

离歌悽妙曲,别操绕繁弦。

在阴如可和,轻响会闻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